美文网首页
Day9:古诗中的“去”字解读

Day9:古诗中的“去”字解读

作者: 肃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09:02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我读李白的《蜀道难》,其中有句诗描写蜀道的诗句,“连峰去天不盈尺”。当时我想还是李白牛,沿着蜀道就去了天上。后来我一查看注释才明白,原来这句诗是说,蜀道海拔很高,距离天不足一尺远。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蜀人要是在上边遛弯,那云彩还不在膝盖处飘啊?总之,这个“去”在这里是距离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的去哪儿根本就不是一个意思。

甲骨文   去

为了要弄清楚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老办法,找出了“去”字小时候的照片,也就是甲骨文的“去”。我发现这里边藏着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小镇上。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一天天长大,他的四肢越来越长可以证明他的确是长大了。这就是上边这个大字。他渐渐厌倦了小镇周而复始的生活,经过反复挣扎,他终于做了一个决定,离开他出生长大的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走出了小镇的城门,回头凝视了许久,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义无反顾地朝远方走去。小镇的城门在他决然的脚步中越来越远,逐渐模糊成一个小小的窗口,那窗口之后远离的正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地方。

我们的祖先们,一定是一次次地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之后,决定将这个离家远行的画面凝固成一个汉字,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去”字。在古时候,这个去字和今天的去意思正好相反,表示离开的意思。例如:今天我们说“去北京”,北京是目的地;古时候说“去京”,那“京”可就是出发地。

“去”的这个意思在文言文中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一首名为《别诗二首》古诗中更为典型。诗是这样写的“洛阳城东西,长做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诗前两句很好理解,就是一对住在洛阳城里的情侣,一个住城东,一个住城西,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工作原因,总是长期分别不能见面。诗的后两句,如果用我们常用的意思去理解,就变成了,之前我去你那里时雪片如花,是冬天;今天我回来的时候繁花如雪,是夏天。这样一算俩人在一起整整厮守了半年。和诗的题目“别诗”,以及前两句的意思完全矛盾。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之前我离开你那里时是冬天,今天我再来见你时是夏天,俩人分别了整整半年。

我小的时候我奶奶老吃一种药,叫“去痛片”,现在已经不生产了。这个药名起的还挺有文化底蕴,意思是离开痛苦。而不能理解成“去痛苦吧”。因为去的本义是离开,离开就产生了距离,所以又进一步引申有了距离的意思。现在,我们再去重新读一读那些我熟悉的带“去”字的古诗和成语吧,看看有没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和体会。

相关文章

  • Day9:古诗中的“去”字解读

    小时候,我读李白的《蜀道难》,其中有句诗描写蜀道的诗句,“连峰去天不盈尺”。当时我想还是李白牛,沿着蜀道就去了天上...

  • 唐诗中的六言诗

    唐诗中的六言诗 聂鑫森 唐诗中的主要体裁,是古风(五古、七古)、绝...

  • Day8:古诗中的“危”字解读

    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偶尔看到一些警示牌,上面写着:危险请勿靠近。“危”字我们并不陌生,可是小时候当我读到李白的《夜...

  • Day10:古诗中的“觉”字解读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一句写杨贵妃:“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就是我们的贵妃娘娘明明...

  • “望”是生命的一种状态 ——《野望》课后记

    我以前在李白《望天门山》中,有过对“望”字的解读。在唐诗中,以“望”为题的诗歌有很多,《望庐山瀑布》、《望洞庭》、...

  • 泰山

    (命作:咏泰山,诗中不能出现“泰、山”两字) 玉皇犹忆燔柴旺,华盖天街月照明。 我欲乘风寻胜迹,依然千古彩云行。 ...

  • 诗中用“茱萸”字

    刘梦得说:“诗中用‘茱萸’字的只有三人。杜甫说:‘醉把茱萸子细看。’王维云:‘插遍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他年少...

  • 我从诗中来

    我从诗中来,欲知诗中事,冰雪一销魂,诗中载舟去。 ——题记 诗,如烟如雾,...

  • “证”字是解读中医的下半部——读《思考中医》(25)

    前面写过一篇文章关于“病”字解读的,“病”字作为解读半部中医的关键字,我们探索了其中内在逻辑。本文从“证”字来解读...

  • 白居易千古名篇《草》参加进士考试会得零分?赋得体与试帖诗

    有人问怎样欣赏白居易的千古名篇《草》?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赋得古原草送别》,因为诗中有赋得二字,我看到有回答说这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9:古诗中的“去”字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a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