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 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
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
不是愁中即病中。
——宋·杨万里
早上,无意中看到了这一首诗。我没有去看其中给出的解释。但我一下被后面两句话吸引了: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生命中,有多少个美好的春天,也曾有过美好的向往,然而,却总是枉负东风,辜负生活。只因为面对盛开的百花,我们没有看花的眼,没有发现美的眼,因此,不是焦虑就是忧郁。
在亲子关系中,面对一个可爱的孩子,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我们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忽视他的优点,总是盯着他的缺点。到头来弄得“不是愁中即病中”。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诠释这首诗的。而我是这样理解的。这首诗很具哲理性,告诫人们,带着美的眼睛去看世界看生活。
感赏自己的悟性及学习热情学习能力。
感赏自己面对孩子的现状,在能量分裂时,尽量提醒自己停止抗拒,舒缓接纳。
感赏孩子今晚自习后回来的很早。
感赏孩子洗脚,护理脚。
感赏孩子回来后,在他卧室认真的做作业。
投射孩子每天都过的轻松快乐。
投射孩子的脚趾头早日痊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