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一些触动我们灵魂的东西,需要用文字记录下来,让它留在岁月的河流里。——题记
故事从下图这张纸片讲起……
【说明:下图为7月13日晚(我家
停电)儿子在妹家见缝插针所作。】
算不算一幅生活写绘?想到我们的生活写绘课程,此刻儿子也在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表达自己的心声。看图:
有心的儿子正面:“试拼高中三年,共圆六月梦想。向前,向前,向前!”右下角“语文似把刀,扎心啊!(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自初中以来语文都不如数学,高中猛补语文,现在总算有进步了。我知道这与我一开始在“亲子共读”方面没尽到妈妈的职责有一定的关系)”再看左下角的那个头像,额头上明显写着“奋斗”字样,这不正是他自己吗?
反面:“距2018高考还有329天”、“高三拼了,不惜一切代价!”、“985”、“211”、“从今天起,静心、净心、竞心”。
记得当时我是趁网在两个校区新一年级群总结当天群内孩子们的互动情况。说实话,真没注意儿子在干嘛。后来看完有点感动,心里有点酸酸的。我把这张已经有点皱巴的纸片收藏起来,因为我明白,这何止仅仅是一张写着儿子只言片语的纸片?这分明就是儿子心存已久的愿望或者梦想,所以我必须为儿子收藏、珍藏。其实,我也真的很想对儿子说:宝贝儿,你的心思我能懂。还是我常说的那句话:尽力而为,顺其自然。因为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一直强调的是:孩子的“身心发展”必定放在首位,而非“成绩”,无论如何我都无法想象一个孩子如果身心不能健康,要“成绩”又有何用?从小到大,我从不看中孩子的成绩,而是每次考试完“淡化”成绩,我只参与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然而,我越是不怎么看重成绩,儿子的成绩也差不到哪里去。弦太紧了会断,我不主张更不希望儿子把这根弦崩得太紧,所以每次接他回来都会再三叮咛。
说到此,想到我上初中那阵子,我们学校的隔壁就是乡镇医院。在我们做课间操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大门外三三两两有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女孩儿)跟着我们比划着也做,后来才知道她们是隔壁医院的精神病患者,听说有的是考上大学后激动得“疯”的,有的是复习了几年没考上伤心得“疯”的,这不,一听到我们课间操音乐就会兴奋得跑来跟着我们的节奏一起做。难道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宁愿考不上学,也不愿成为一个具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就好,所以看我直到现在——心态多好,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或许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因为上初中那阵子,当我看到那些为考学而变得“精神分裂”的大学生也好,非大学生也罢,我真的感觉“好悲哀”!又想到上周夜走,曾经有一次路过中医院(东关医院)时,见到路旁有一个大约四五十岁的妇女在吆喝,看到有人围上去还以为是有人在吵架,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一个人大腔大口在自言自语。哎!这又是什么造就的一场悲剧?!还有,曾经,有两次晚上去学校给儿子送衣服,出来大门时,分别遇见两个家长在给老师接通电话,听得出是老师发现孩子有抑郁迹象通知家长把孩子接走的。其中一个是高二的,一个是高一的。怎么会这样?当时我就在想: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究竟是“老师”那里出了问题?还是“家庭”?再或者,是孩子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不好说,但我觉得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孩子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氛围这两种因素对他必定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试想:同样一个老师,为何偏偏他的孩子会抑郁而别的孩子没有?哎,总之,作为父母,最好还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毕竟孩子在学校就已经够紧张够辛苦了,过个周末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和把控自己的时间分配,而不是时时刻刻都被大人安排得满满的,学习的那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事实证明,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在此,我也替更多的孩子呼吁,给他们一点“自由”的空间!试想:与其让孩子成为一个“抑郁患者”或者说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倒不如让他(她)做一个“平常人”——凡人。难道不是吗?
阶梯英语演讲比赛复赛那天的儿子
我想说,儿子从小到大,除了上过我们阶梯英语的周末班(我只能说那时是他喜欢,他对英语感兴趣),其他任何辅导班都没上过。还是那句话,儿子的成绩一直以来并不差。而且小学六年级三科联赛还得过全市第三名。所以,“好成绩”不一定都是“辅导”出来的。儿子小学六年,没有上过辅导班,成绩却一直是名列前茅。上了初中,自初二开始慢慢有所下滑,我知道那段时间他爱上了“游戏”,“三国”那么多人物都是从“游戏”中得知的。他也爱上了“足球”,同时爱上了“足球游戏”,爱上了“设计球衣”,晚上熬夜,白天听课学习精力不足,好在在和老师共同的努力下帮助孩子改变了如此局面,好在中招考试第一批正式顺利进,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三高”——禹州人眼中最好的一所高级中学。
目送升入高中后的儿子,由于统一管理开始住校,每两周才可以回家一次。因此,少了太多与电脑接触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完全摆脱了电脑的诱惑吧,更何况学校是不让带手机的,即使带了,宿舍也是无法充电的。在没有电脑和手机陪伴的日子,儿子开始聚焦“学习”,更加注重老师讲的“学习方法”,尤其语文(他的最弱项),他有意特别在补这门课。每次接他,几乎都会提到关于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而与我分享交流。他也不止一次地告诉我高中的语文和初中的有多么多么地不一样,老师讲的就是“方法”。比如古诗学习中,诗中的景物一般都代表着什么,一般都是固定的答案,包括应试考试中的出题结构及作文,从题目入手如何新颖吸引人的眼球等等。说了这么多,尽管更多都是一些应式技巧,但我知道,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与方法还是有必要的。所以,每每听到儿子与我分享他的学习和进步,我都是非常认真地聆听并积极做出回应以肯定儿子所付出的行动与努力!
升入高中,每个月一样有月考。记得第一次月考后的周六我接儿子放学,他首先告诉我本周月考了,又向我汇报成绩说这次考了年级370多名。但他那时的目标是年级前300之内,因为他听毕业届的同学说一般只要能进前300就可以保证上一本了。或许,是由于自己给了自己目标的缘故吧,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儿子成绩明显一直在上升。一年下来,儿子由刚入学时的800多名进入前100多名,甚至一升二时还有过60多名的突破。二年级开始分文理科,1800多个学生中报“理”的就有1300多个,后来儿子成绩在“理科生”中一般保持在100出头。此刻提出这些数字,不是刻意在乎应试的“成绩”,而是只想表达两年来儿子在学习上所付出的行动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高中,从一开始就把学生根据初中最后一次的升学考试成绩分定位分为不同的班级,即:A班和B班。儿子一开始并没有被分到A班,毕竟成绩在那儿放着,可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高一下册也便顺利被分到A班至使现在(儿子这一届一级有26个班,只有第20至26班共6个班为A班)。每次与班主任老师交流,也总夸孩子很知道学习,很让老师省力。听后还是比较欣慰的。
对于我来说,至于明年儿子面临的高考,或者说他能否如愿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觉得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有一个怎样的儿子。但是,我依然会默默为儿子祈祷和祝福:明年高考,一切如愿,圆了自己的梦想!
续
下午,在儿子房间整理了一些他的资料,拍下了他从小学就喜欢的一面墙,这也可谓是他自己的一面“成长墙”吧!那些已经泛了黄的涂鸦画和那些奖状,曾经是儿子一再强调不让我“破坏”的。小学时每次只要发了奖状回来就急着往上面贴,他曾经说他要把那面墙全部贴满奖状,可是后来才发现,自从上了初中,这面墙上就没有他的奖状了,不是没有发奖状,而是这些奖状都被他存放起来了。
儿子的成长墙 儿子的成长墙 儿子的成长墙 找亮点:有一图中有儿子的属相和名字 没有贴出的奖状 折叠起来的奖状 小学时的一次最高荣誉最近在听有关三国的故事,想到曹魏风,想到儿子的这次获奖征文。
初二时的,之前我根本就不知道的或许,这就是“长大”的区别吧!上了高中,才是真的没有“奖状”这一说了,有的是“奖品”和“奖学金”。儿子没有拿过“奖学金”(因为我知道他不是最优秀的),只得过“奖品”(我已经很知足),但我深深地明白:儿子在我心中,他就是最优秀的,他是独一无二的宝贝。
我有一个宝贝儿子 儿子做过的卷子 儿子高中以来做过的卷子和当代中学生报这是我收集到的儿子高中以来做过的卷子,暂不说平时书店买来的资料了。真正体会到孩子们上学的不易啊!
儿子高中以来练过的字发现了6本(含去年暑假两本) 我收藏的儿子写过的日记 儿子的清华梦上图为儿子“成长墙”中最亮的一个点,我忘了是小学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画的,提示:“我的梦想”下面“清华大学”字样都已经褪去色彩了。是不是太可爱了?现在想想,儿子的“清华梦”即使仅仅是一个梦,那么至少这个梦是美好的梦!心向美好总是美好的!
清明上河园留念2014年夏,在清明上河园遇书法文采都很棒的一位老人,请他为儿子奋笔疾书,赠藏头诗一首。在心中默默祝福,儿子明年高考,如此藏头诗一样“成功”,圆梦!
20170720晚至21凌晨
后记:昨晚即将要发出的文字,一不小心在“便签”内突然大部分消失,几乎全部重新敲击一遍。昨晚无比的痛和无奈,今早统统烟消云散,告诉自己:一遍有一遍的历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把它看作是“神”赐予我的礼物!
20170721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