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了《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电影,记得以前看过,感动的不行,还特意到邻家领养了一条奶狗,取名小黑,成为童年时光的一段美好回忆。
重温这部电影,还是被八公的忠诚感动到不行,这部电影根据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改编,电影中虽然有一些刻意煽情的片段,但整体给人的感觉是:狗对人类的情感,是真挚的。
全篇电影以老师的课堂提问开始,让同学讲述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个同学谈着自己的英雄哥伦布,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当罗尼讲自己的英雄是一条叫八公的狗时,台下同学哄堂大笑,故事由此展开,这就像《泰坦尼克号》的叙事方式一样,通过回忆增加故事的真实感。
先讲述八公的来历,它是一只秋田犬,故事的镜头部分采用了八公的视角,这也是影片的新颖和创新之处,将小八公对世界的好奇以及迷路时的无助表达的很生动,让观影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八公的身上,被它的可爱模样深深吸引。
影片主角帕克教授的扮演者是理查-基尔,曾获得金球奖喜剧与音乐类最佳男主角奖,是80年代美国最具爆炸力的性感偶像,参演《忠犬八公的故事》已经59岁,他拍摄时就表示:“这是一部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看的电影,这是一部跨越语言障碍,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的影片。”事实证明,这部电影做到了。理查-基尔将帕克教授的文雅和善良刻画的细致到位,尤其是对待八公的关爱,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八公时的慈爱笑意,让每个观众感同身受,为这个老头的魅力深深着迷。
帕克教授收养小八公时,他的妻子并不同意,作为一个绘画创作者,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小八公的到来,把家里折腾的一团糟,而且刚把自己费劲几个月的艺术创作破坏掉,怕妻子再生气,帕克就将八公安置在外面的小屋里。
屋外刮起了风,下起了雨,帕克放心不下,还是悄悄地把八公带到房子里,给它喂食,收拾住的地方,怕它孤单,将那个布偶带在八公身边时刻陪着它,把八公就当是自己的第二个孩子一样,小八公偶尔叫两声,这可把帕克吓了一跳,怕妻子发现,就打开电视机,吃爆米花看球赛,八公也趴在上面吃的津津有味,就像孩子依赖大人一样。
整部电影对细节刻画很到位,通过对八公第三视角的心理描写,反映出八公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让八公心里有了安全感和归属感。
为了找到小八公的主人,帕克找了警察局、收养所,甚至张贴了各种告示,都不尽人意。直到有一天一个电话打来,说是准备领养这只狗,当妻子看见帕克和八公玩耍时,他那着迷的样子让她心软了,就将八公留在了家里。
在帕克的悉心照料和训养下,八公慢慢长大了,这些理想主义,就像是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燃起烛光,是对自己的一个安慰,我想导演此时最想要表达的就是一种成全,不想每个等待都被辜负,用心成全那些爱自己的人。
电影的结局很有象征意义,罗尼牵着另一只小八公在散步,在帕克那里没能实现的就在罗尼这里实现,传达的是一种希望,是一种爱心的传递。
就像柴静《看见》那本书里讲的一句话: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一部好的电影,总有那么一个点,能够触动到你。而《忠犬八公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点,那就是—不该忘记所有你爱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