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关“病”的文学漫谈

有关“病”的文学漫谈

作者: 粉笔老怪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22:02 被阅读0次

人类历史中有关疾病的记载很多,记载的疾病种类也很多,所以才有了一些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等。大家如果仔细去读《山海经》,会发现有很多都和疾病有关;《鼠疫》,鼠疫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死病,曾经让欧洲陷入死亡的恐怖,明代末年北方也曾爆发过鼠疫;曹操笔下“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所描写的不仅仅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破坏,还有当时的瘟疫。建安文人集团大部分都是在青壮年时期就去世的,这些文人和谋臣并非死于战乱,而是死于瘟疫;《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让人不断腹泻,而疟疾更恐怖,上吐下泻,忽冷忽热,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就是的疟疾后自己乱开药把自己治死的。屠呦呦女士的青蒿素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杀人最多的应该是天花,英国人把包裹过感染天花病人的毛毯送给了印第安人做“礼物”,然后导致了印第安人在北美大陆基本绝迹,当时中国人也很害怕天花,康熙帝玄烨被选为太子,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出过天花以后活了下来;曹操本人有偏头疼的病,所以华佗想给他做开颅手术,而李唐皇室普遍有偏头疼,这种病不会要命,但让人很痛苦,于是在李治统治期间,武则天因近水楼台得以逐渐掌握权力。

一般人得病叫偶感风寒,发烧,过两天就过去了。所以古人比较重视保暖问题,因为生病所以会导致食欲下降,食欲下降,自然体重会减少,所以会有 病骨支离纱帽宽的说法,也有了镜里不辞朱颜瘦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说法。人生病,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生活比较悲观,病好起来,就有恍如隔世的感觉,所以谢灵运的“池塘城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很能体现恍如隔世+身体变好+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

文学中最轻的一种病叫相思病,这种相思,就是爱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啊;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归时,月满西楼,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另外一种相思病叫乡愁,正所谓碣石潇湘无限路,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这种算是最幸福的病了。

有个搞笑的一个成语叫“东施效颦”,但心脏问题在古代就是不治之症。按照扁鹊的说法,病入膏肓。心脑血管疾病都比较危险,说句实在话,速效救心丸放到古代绝对是千金不换的灵丹妙药。

诗圣杜甫在《登高》一诗中说“百年多病独登台”,根据今日学者的们的考究,杜甫在漂泊西南时期受到风湿、肺病、糖尿病多种疾病的困扰,但老杜被称为诗圣就是因为,即便一个人孤苦伶仃、疾病缠身,想的还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为国家和百姓的安危的担忧。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整天爱哭,除了要符合神话开头“还泪”的说法之外,还要从身体角度考虑。生病的人情绪比较悲观,悲观了自然就容易哭,凡事总容易往坏处想。

古代收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的教导,让以华佗为代表的外科大夫没能发展起来,如果以华佗为代表的外科手术发展起来,中国的传统医学应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古代农民从事都是重体力劳动,年纪大了以后,就会腿疼,关节疼,或者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之类,又不能动手术,所以卖狗皮膏药的就会大行其道,除了静脉曲张,这些病都和保暖多少有些关系,狗皮膏药里到底有什么成分无从知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贴上一块狗皮膏药就相对暖和一些,病痛就会缓解一些。

与此同时,中医在内科方面越来越走向了玄学,“经霜三年的甘蔗,结子的平地木,蟋蟀要原配的”,再加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一般人哪里能搞得懂,所以很多的庸医大行其道。

鲁迅,也就是周树人先生,小时候他的父亲得的是肺结核,也就是痨病,直接激发了他学医救人的愿望,后来,鲁迅在日本学了西医以后,没有悬壶济世,但用医生给病人治病的思维却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文学。鲁迅觉得中国人是精神上生病了,所以要在精神上治,所以才有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阿Q正传中的阿Q,孔乙己中的书呆子孔乙己,药中的华老栓等等人物。我们读鲁迅觉得深刻,是因为他的确看到了精神上的病灶,但所谓的国民劣根性的说法却不敢苟同,因为一说是国民性,就有不变的思维在里面,从百年中国的变化来看,国民的品格和素质是在不断变化且整体上趋于提升的。

相关文章

  • 有关“病”的文学漫谈

    人类历史中有关疾病的记载很多,记载的疾病种类也很多,所以才有了一些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如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

  • 文学漫谈

    文学作品理应高于文学理论。何谓文学理论,即关于文学作品的观点与指导。文学理论源于好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

  • 文学漫谈

    提到文学,很多人会,其实 。

  • 文学漫谈

    文学漫谈 没有很好的美学引领,也不会有那么多名画书法。郑板桥米芾都很穷,字画能留下来,说明当时有人买有人收藏。画的...

  • 漫谈文学欣赏

    通过这九周对文学欣赏课的学习,使我对文学欣赏有了更深的认识,且为我以后读书,看待问题有了很好的借鉴意义。接下来...

  • 厥阴病漫谈

    1、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厥阴病跟少阳病人脉都是偏弦,只是少阳病的脉,像一条绳索一样绷起来,厥阴病的脉呢就会觉...

  • 厥阴病漫谈

    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厥阴病,...

  • 文学病

    从“潍坊市文学创作骨干研修班”回来,我就病倒了。感冒加中暑,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病症同时攻身,我既好笑又尴尬...

  • 向儿童学习【丁昌金】

    向儿童学习 —— 听作家万宁文学讲座之漫谈 13日晚,灰蒙的夜...

  • 扫盲|一部漫画是怎样成型的?

    漫画的“漫”与文学中的“漫谈”“漫笔”等用意相似,它在文学中是随笔、小品的意思,而用在漫画中则是绘画中的随笔、小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关“病”的文学漫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e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