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是非常熟悉的字。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東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凡木之屬皆从木。莫卜切〖注〗徐鍇曰:“屮者,木始甲拆,萬物皆始於微。故木从屮。”
这个解释有些长,其实就是“冒也”二字,其他的是许慎的理解加上徐锴诠释。
许慎认为木,从屮,自然有向上发出之意,这一点,与清阳的理解相合。然后说,下面的象其根,就显得支吾。我们知道,下面部分,是巾,也就是木的根。巾,是屮字的反字形,表示向下发出之意。
冒是什么意思?
我们意识里,冒是“发出”之意,有“冒出”一词。
冒头,就是露出头来。
《说文》冒:“冡而前也。从冃从目。”
冡,就是蒙,也是发出之意。
《周易》两卦《屯》《蒙》,一是说囤积,一是发出。蒙就是发出。
故冒,就是发出之意无疑。
要注意其发出之意,有向上与向下两个方向,分别由屮与巾二字承担。不要看到“冒”,就只看到向上的发出。
木字形成后,除了表示树木之意,大多作为偏旁使用,即字根。成为字根后,表示树木的属性而已,不太参与文字的主体建设了。文字的发音,也大多与它无关,是文字其他的部分的事了。所以,木字的发音,鲜有人怀疑。但由木字形成的林与森,有与它不同的发音,他们似乎是一个体系,木反倒是另类。
有一个字,暴露出一些端倪,木字的发音,应该与林、森是一个体系的,这个字就是:困。
困,从囗从木。
这个字,字根是囗,木字是根本。是表示在囗之木。
囗,读wei,表示约束,圈养。
字根,大多不参与太多建设,只是提供部分属性而已。故困字的发音,是木字主导的。
困kun,就有了林与森相同的发音轨迹了。
所以,木字本来的发音,应该与jin相近。
而jin的发音,不就是巾字的发音吗?这是木字的构成部分的发音。
木字发音,是清阳的一个猜测,希望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朋友指导。
一个木是木,两个木,是林。
《说文》林:“平土有叢木曰林。从二木。凡林之屬皆从林。力尋切”。
林,是丛生之木,可以理解为很多的树木的集结。
林林总总,谓之多而杂,缘于林字的树木的集结。
【詩·小雅】有壬有林。
林字在这里,也是集结之意。
壬是精加工的食物,这句诗是说好吃的堆积如山的样子。
三个木,就是森。
《说文》森:“木多皃。从林从木,讀若曾參之參。所今切文九 重一”
三个木,肯定多,而且,比林的木要多。
森罗万象,森罗棋布,都是取其众多之意。
森然,森立,森严却不是这个用法。这几个词,反而表现出森字另一个意义:突出而有威力。
这个意义怎么来的呢?就来自林。
林中有更高的木突出出来,就是森。这个意义,与卉差不多。
卉字的形成,就是屮从艸中冒出形成的。
所以,卉不只是“艸之总名”,更多的意义,是“突出、爆发”。
喷字从之,会意为从囗而爆发出之意。
森字,有同样的意义,有高木“突出”之意,故有森立、森严等意义。
阴森森,是树木遮掩不透光导致了黑暗造成的不安的感觉。
这种感觉,同样来自于高大对低矮的压制。
这种压制,也缘于森字的“突出”之意。
木,是生长在地上的植物,是不能移动的。故引申为安静不动。由不动,引申为没有感觉。
木然,是淡然之意,这是木字引申为“没有感觉”之意的写照。
呆如木鸡,是取安静之意。这是古人斗鸡过程中总结成语。
不要看到斗鸡,就产生反感,觉得是不思进取的行为。你真误会了。古人在驯化鸟类过程中,斗鸡,是选择良种的必然的途径。斗鸡后来成为人们反感的博戏,是社会进入农耕时代,过多的博戏,影响了农耕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