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何时起,对大学老师的定义从“老师”变成了“老板”,尤其是研究生的导师。记得有人这么定义过老师和老板的区别,发钱的是老板,不发钱的是老师,印象颇为深刻,感觉形容的很到位。也表现了现在教育的缺位,尤其是科研经费的缺位和导师水平的下降。这和很多因素有关,随着大学教育的平民化,首先对它的好坏不予置评,只讨论这种形势下科研工作者的无奈。
前一段时间有一些稍微轰动的新闻,比如颜宁回去了普雷斯顿,山大某教授套现科研经费五十万等,都让我们对科研工作者的处境做了反思,我所看到的评论大多不是评论颜宁如何,而是评价目前国内的科研制度如何,对山大教授的行为更多人是同情和理解,也说明了目前的科研工作者确实存在很多的无奈。但同时,我也刚刚注意到另一个消息,就是新一批的青年千人学者已经步入了八零末,新一批的杰青已经涌现了一大批的八零后,也让我们感叹于我国目前的科研动力十足,在待遇十分优厚的前提下,还是不断有大批从业者回国报效。
目前,国内的科研工作者有许多的无奈,尤其是许多大学一些小“老板”们。毕竟现在的教师众多,数量上已经爆炸式的增长,但是却支离破碎的分散于各个学科和学校中,主要的无奈有以下几点。
一是科研经费的无奈。政策导向所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没有海外经验的土鳖博士只能去一些二三流的高校任教,许多的经费用于各种海外人才的引进,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初始分配的差异。而庞杂的学科交织,又不断出现了各类学术团体,尤其是以各大院士为首的学术团队,几乎以垄断性的地位包揽着各项经费,虽然说人多力量大,但也造成了许多机会的缺失,以及不同声音的存在,社会的多元在科研中一样存在,只有不同声音的存在才能出现讨论的焦点。但是现在整体教育投入和科研经费的不足,导致了必然的从业人员为了生计而兼职他业,也影响了高校的名誉,不过现在的教育产业化局面,高校也不在乎名誉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如同其他行业一样,任何的经费几乎都需要自筹,这也不仅要自问我们的社会是否在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二是评价体系的无奈。虽然讨论了许多年,始终以文章论成败的高校评价体系颇有诟病,但始终未能突破自我找到解决办法,原因就是始终没有可以替代的方案。我想这主要是与科研经费不足有关,才使得写文章也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我国的文章发表数量应该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但是推动进步的文章甚少。许多的老板主业只有三件事,写文章,申请基金,拉项目。才能保证名利双收,起码要养活自己,以及自己的科研团队。
三是培养模式的无奈。有感于自己读书时的愚钝,老板交代的任务始终进展缓慢,而真正自己以一个老板的角色在研究课题时,又感叹学生的愚钝。现在的教育更多的不是教书育人,学生也不都是要求学问道,毕业后从事本行业的人员少之又少,趋利行为导致大家都会去高薪行业,有时不免叹息最好的老师不是兴趣,而是高薪。由于培养学生的成本代价太高,许多东西还不如自己完成方便,所以只能又做研究框架的构建,又做一线劳动力,如此反复的循环,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成果。而正因为培养模式的无奈,许多从业人员只重视基金等纵向项目,而忽视横向项目,学生也成了拼凑报告的工具,如此反复的造就了失败的教育。
做一个科研老板,还有许多的无奈,有时更加感叹于根本不是老板,而只是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科研打工仔,冠以科研儿子才聊以自慰,坚持成为大师的操守是继续打工的动力,否则变成了没有操守的打工仔,又混迹于浮生乱世中误人子弟。
拾捌學仕
二零一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