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图带你看懂Skycoin独特的共识算法Obelisk
Skycoin首先是作为一种加密货币,也被称为SKY。
SKY与其竞争对手的区别在于协议,即共识机制。它不使用PoW(比特币)或PoS(以太坊),而是使用一种名为Obelisk的共识算法,该算法依赖于称为“信任网络”的协议。
有了Obelisk为基础,运行Skycoin网络的成本并不高。Skycoin的网络不会消耗太多能源,因为它一开始就被设计成与比特币网络(和其他网络)不一样。
Skycoin用分离区块共识、区块创建和coin的逐步分发来解决比特币矿业集中化和矿工分歧博弈论等问题。
如何理解Obelisk共识算法
不同于主流的共识算法PoW或者PoS,Obelisk是Skycoin独特的共识算法。
Obelisk共识算法是支撑Skycoin生态系统的支柱, Obelisk通过其治理结构和经济层面解决这些问题。
与PoW和PoS不同的是,Obelisk并不依赖于算力或加密货币的价值,而是基于信任之网。且网络是由节点(如计算机、Skyminer)而不是矿机组成,每个节点都能连接到其他节点并给出分数。它所连接的节点越多,则它所被认为的信任度就越高,并且影响力也会越大。
而这些影响力较大的节点拥有类似于内容社区的大V明星效应,连接的节点数越多就好比粉丝数量越多。又好比“条条大路通罗马”,连接的支路越多,四通八达的程度也越深,一如网络中的要塞与咽喉。
此类节点由普通节点群达成共识并参与订阅同一节点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相比于其他共识算法中个体或部分组织单纯的依靠投入算力或者权益资本显得更加“民主与公平”。这样看来,在理论上,它更趋近于去中心化的境地。
那么,不论是网络节点亦或者是内容社区都存在着“漫山遍野”的抱团现象——此类现象凝聚了不同阶层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的权益,这样的现象反作用于去中心化社区,使得社区局部生态不再呈现去中心化的模式。
那么,Skycoin生态是如何采取措施来应对“节点”间的抱团现象呢?
事实上,每一个节点都会分配到作为“公共广播渠道”的个人区块链上,而根据区块链的透明公开性,节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下来。因此,基于节点之上的任何恶意行为也会被记录下 来。
因为所有共识决策和通信都是通过每个节点的个人区块链进行的,社区可以很容易地对节点进行审计,防止作弊或勾结,但同时不会影响隐私。
当整个网络察觉到此类破坏生态的恶意节点时,便会通过程序算法机制将其切断并隔离开来,因此它便孤掌难鸣了!
根据同样原理,如果社区认为网络的权力过于集中(或不够集中),社区可以改变集体的信任关系,平衡网络的权利。节点对社区的责任,第三方审计以及共识的透明促进集体决策,为网络带来高度民主和分散的元素。
另外,这些节点均由其加密公钥编址,节点的IP地址只向其直接连接的节点公开。而且没有固定的端口,也没有已知的有线格式的明文。因此,普通的节点根本并不能访问到与其不相邻的节点。这样意味着一些节点想要团聚起来“搞事情”简直就是“妄想”!
可以看出,具有分布式特点的Obelisk共识算法不仅伸缩性强、能耗低,能够有力地防御协同攻击,并隐藏IP地址,而且在防止中心化趋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良特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