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47/8b1946f4ae01176d.png)
2018-11-30
今天是阅读训练营的第三天作业。
《高效读书法》这本书,看了目录之后,发现并不喜欢看这本书。
书中几部分,具体是讲教人如何选书,如何阅读,怎么记笔记,以及如何读商业书。
对记笔记的部分感兴趣,就只看这一章。
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杠杆效益笔记”是如何制作的。
1、划重点。
看到重要的,对自己有用的,对自己有启发的,有感触的,总之,你觉得有用的,你觉得是重点,就画线标记。
但,还没完,阅读时的突发奇想,实践的结果等,都写在一旁。
我自己理解的是,我不喜欢写在书中,再说了,书里面也不一定有那么多地方可以写,我就写在笔记本里。
笔记本也是很个性化的东西。纸质的本子(随便什么样的,你喜欢就行)。或者软件APP,我最近看到很多大伽提到印象笔记,所以我现在也开始用了。
我的做法,边读手机电子版书(纸质书不方便书,没时间读,没地方放),边在印象笔记中输笔记。作者讲到,与其一字不漏地打进电脑里,不如转换成自己的话再打进电脑。我觉得这样做对于初学者难度有点大,所以刚开始我还是采用一字不落地打录入。
2、累积的笔记按照题目做分类。
作者的做法如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24647/95ca9df010b9c788.png)
3、把笔记打印出来,带在身上,经常拿出来反复阅读。
反复阅读的目的是,把笔记中内容变为己有,变成个人资产。
如果经常带着,并反复阅读,就会对内容融会贯通,犹如用惯的工具和手掌结为一体一般。
《万万没想到》中了提到,重复,可以使大脑形成强大的网络。通过大量的重复练习/刻意练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就会加粗变宽。
4、牢记也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目的是,“读书等同于投资活动,要从中获利”。
所以反复阅读并不是要牢记在脑子里。反复阅读,逐渐对内容融会贯通。对事物的看法和习惯性的动作也会变成自身的一部分。
说白了,就是要实践。
周岭说的,「改变」是读书学习的最高标尺。
他的行动指南:每读一本书,都力求把最触动自己的观点重新写出来,同时逼迫自己提炼出至少一个行动点。
所以,我现在也以此为学习读书的标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