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32为什么朋友可以渐行渐远,亲人却不能任性

032为什么朋友可以渐行渐远,亲人却不能任性

作者: 18姨的自留地 | 来源:发表于2016-03-30 22:01 被阅读0次

    睡在你上铺的那个兄弟,你们是否还会共喝一瓶酒?曾经连上厕所都形影不离的姐妹淘,你是否还记得她的容颜?伴随着每个个体所处的差异环境、提升内求和成长外需,在不经意间,我们会丢失一些小伙伴——很多情况下是我们在无意识下的举措,比如她的生活工作环境对你来说是陌生的,你get不到令他兴奋或迷惘的点,那么勉强的维系就变成了对双方的慢行折磨,渐渐的,这层关系就淡了,淡到你都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没有接到或者没有给这个朋友打过电话了,施施然的成了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然而,亲人却不能如此平淡体面的“分手”。我们能对朋友间的渐行渐远难舍之时甩甩头继续上路,因为除了有明确的目标、强烈的追求外,我们的身边还有在当下、价值观较为接近的一群朋友共同前行,但对于亲人,我却不能如此任性如斯。

    1.翅膀硬了,你变了

    A大我10多岁,奋斗过程艰辛且成就卓然,对我的帮助也是尽心竭力。自从我上大学开始她就是我的榜样——我希望变成她那样的果断、睿智、有拼劲,能独当一面的独立个体。十年以来,我一点点设立不同的标杆和想要超越的目标,在努力做到眼界的提升、人脉的提升和个人修为的提升的时候,我隐隐的发现,她不再是我的奋斗目标了,甚至很多时候在交流中她提到的问题,让我诧异——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能这么想呢?

    在我想退到平淡交往的时候,A发现我能帮她解决某些问题(尽管对我来说,大多数根本称不上是问题),这种依赖日渐凸显,但于我而言这已经成了一种困扰,一个问题(帮忙写家长对老师的评价)我可以顺手解决,一周一个问题(是否要在国外买房)我也勉强为之,但在几乎是每两天一个问题(某个品牌的化妆品不知道如何使用、某类线上旅游业务是否要加入、带孩子走秀的英语介绍要写出来并且微信语音过去)的时候,我的情绪就被点燃了,在没有察觉自己情绪变化的时候说了几句让对方很不舒服的话,如下:

    对话1 对话2

    的确,从对话的角度上,我是出错方,应该在以下这句谈话后就愉快的结束本次聊天——

    本该结束的地方

    但之后我画蛇添足的那句“省得我做无用功”完全把对话带入了另一种情景,也就是脱离了就事论事的大前提。是自我无意识情绪的一种宣泄,既无助于解决当下问题,也无助于理顺自己的情绪,脱离了观察的感受,用一种回避责任的语言来进行互相的情感伤害。这个错误我必须要承认!

    回到本次对话上,我对自己充当人肉百度、会喘气的淘宝一事,非常之不爽,多次的情绪累积让我面对现状已有疲于应付的焦躁感,但我也知道,面对亲戚时很多人都会说,问你是看的起你,是对你的信任。额,可我的确对这种“信任”感到无所适从。

    2.利他,但不利已

    利他在维基里有两种概念,一是哲学角度的(Altruism or selflessness is the principle or practice of concern for the welfare of others. ),一个是生物学角度的(Altruism in biological organisms can be defined as an individual performing an action which is at a cost to themselves (e.g., pleasure and quality of life, tim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or reproduction), but benefits,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nother third-party individual, without the expectation of reciprocity or compensation for that action.)简言之,就是关心他人或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实现求助者的目的。这里就涉及到两个主体,求助者和施助者。

    2.1求助者

    在每个阶段,我们都会作为一个求助者出现,无论是难以抉择还是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只要在人类分工协作的社会下,这个角色一般来讲我们都避免不了,但问问题和能问出好问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在没有了解思维模式、没有建立思考框架的时候,遇到问题,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该怎么办! or 我要去找XXX or 快给我解药,在这个过程中唯独没有问题本人的出场。甚至有时候,我们只是被问题的表现所困住,仅知道面对的是一个问号,但没有去推倒问号看看它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支撑,是否有支撑。也就是没有澄清现状和客观事实。

    即使能搞清现状,我们有时也会对问题导向的目标含混不清,目标目的傻傻分不清楚,只知道我要,到底要什么、为了什么而要,怎么要,那就更是一塌糊涂。

    这和乞丐没有分别,只一味的知道索取,给什么是什么,有什么就将就什么,不能用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行动去实现特定目标,更不能向他人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

    2.2施助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都背诵过,道理我们也懂,可在践行的过程中,自己是该以教练的身份出现还是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情景不一而足。现实中,我的困惑是,在某些亲属间的问题解决中,施助者往往只需要做个方案提供者即可,他们不想去搞懂你是怎么思考的,更不会去跟随你的引导方式去真正认识这是个什么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不断的重复做一个简单到我认为是毫无价值的事情,而对方却认为这是我应该做的,或者可以说是“我为什么不做、我怎么可以不做”。

    斗米恩,担米仇。帮一次,皆大欢喜,施求双方都在心里和行动上得到了满足;两次三次,施方的幸福感逐渐下降;一旦拒绝方式不当,最后的结局就会演变成——求助者满心失望的对施助者下了一个定义——忘恩负义,一个“不好”就被牢牢的钉在罪人的柱子上,忘记了之前的种种帮扶。

    换位思考,当我是求助者时,当我得不到理想中的“你”应该或者必须给的帮助时,我是否也释放了心底的那个小魔鬼,戳着小人默默的扎针。见人鉴已,换个角度,自己的处事方式也是让人捶胸顿足啊。

    在我现在的认知层面里,“利他”是一种最为高端的价值观,也是践行起来最难以衡量的。我目前的状态是,知道利他是终极BOSS,可已我目前的能量,我无法接近它,甚至是在践行的过程中,利了他,但让我自己非常不舒爽。那我就会理解为,如果我无法让自己在非常愉悦的认知下去付诸行动,怎么能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呢?怎么能实现知性的合一呢?而正是“知”与“行”的不统一,造成了我情绪甚至内心上巨大的分裂。

    如果是从进化论的角度,生物的一切决策,都是从自己的基因可以更好的存在而出发的。“利他”却又是一种更纯粹的“利己”——帮助他人,其实也是在成全自己。可我要问,对于“化妆品”事件而言,它会成全我什么?我知道了它怎么用后,又能对我产生什么影响?就目前我的使用范围来讲,首先它不在我的使用品之内,其次我不是护肤网红,不需要向别人推荐或者介绍这个东西如何使用,那么,这个知识对我来讲和“屠龙术”又有什么区别呢?

    在我不断检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对于只愿意坚持狭隘的“利己主义”的人而言,他的思想缺陷在于缺乏“想象力”。一件“利他”的事,总会是有福报的,可坚持“利己”的人,却只看得到从自己碗里分走一勺羹,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是的,我缺乏想象力,因为在我目前的认知能力范畴内,我无法想象出这件事的价值所在以及带来的对世界更深刻的洞察。那么,是否就会因为我拒绝了目前认知范畴里的“不利己”的但“利他”的某种行动后,我的想象力会逐渐减弱或者为善变得不那么顺利成章了呢?

    这个问题,我仍是没有想明白。

    但我知道,仅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需要采取如下行动:

    1、把后半句话吞回去。鹏程书记也对我这个缺点提出过建议,说话留半截,没必要解释的过于详细。转化成永澄的语言就是,不要急于展现你的思考模式。说完某个事实,打住,视情况来看是否需要进一步表达你的观点和态度,不要在未明确对方意图的情况下做无谓的讯息发送方。

    2、价值观没有对和错,观点也没有对与错。就事论事,不要就观点和喜好展开无边界蔓延。

    3、能帮则帮,不想就撤。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或者自己不认同的,没有必要在语言上表达出来,只要不去做,采取个“拖”字诀,也就处理个90%还有富余了。

    行文至此,已然不那么纠结和自怨自艾了,事情已过两天,暂时按照以上3点去实践一下,也未尝不可呢,这件事暂告一个段落吧,在更久远的时间跨度上,说不定会有更大的彩蛋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32为什么朋友可以渐行渐远,亲人却不能任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ns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