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我想起了那个少年和他的风筝,那是三年前的事了。
那天,我陪弟弟去田里放风筝,遇到一个少年。
那一天风有点大,健壮的麦苗都不停地摇晃着脑袋,我发现了这个奇怪的少年。他也在放风筝,但又不像是在放风筝,而是风筝在放他,我心里这样想。因为别人放风筝都是拉着风筝跑,他却笨拙的时不时被风筝拉着跑。我暗笑之余,瞥了一眼他的风筝,发现他的风筝不对劲,怎么不对劲呢,看起来也是经典的三角形大版款式,但这个材质,这个配色怎么看都不顺眼。但东西飞得高了,着实看不清楚。我又看向那少年,他神情凝重,正在收线。再看他的风筝,有明显的左右摇摆,而且我又发现他的风筝不是在头顶区域,而是飞得很远,用一个视角词形容,就是“望”,没错,远远地望,不是正常的抬头看。
而就在这时,似有征兆的,风筝线断了。又高又远的风筝飘向远方,少年立刻就追。风很大,高处风更大,风筝转眼飘过了邻庄。而少年从线断到追风筝之间没有丝毫的迟钝和犹豫。
我们继续放风筝,少年回来,已是很长时间之后。
他拿着风筝气喘吁吁的跑回这片田地,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检查风筝。我把手中的风筝线交给弟弟,来到少年身旁。
“少了根支棍!”少年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个言语,却丝毫没有说追风筝的经历。
我可看清了他的风筝:稻芯做的架子,衣服旧布做的翅膀,还有很多针缝过的痕迹,只是少了一根可能是竹棍做的支棍。完全是自制的嘛!
我心里一时震惊,一个小孩子制作一个能飞上天的风筝,那得花费多大努力啊!
于是,我问他:“这风筝你做了多久才成的?”
“还不算成,只做了一个上午,现在还在调试阶段。”少年见我问,一脸自豪的说。
我更加震惊了,一个上午就,“你是怎么知道这样做的?”
“照葫芦画瓢,我家里有一个去年的旧风筝,坏了,飞不了,我也没钱再买,就量了它的制作比例,然后,然后就画瓢呗。不过缝风筝的边也太难了,针可真难操作。”
我看了少年包着创可贴的一根手指,似有领悟的点了点头。
“现在,不马上风筝就可以完成了,风筝比较重,只要换上更好的线,加固一下支棍就成了,不过我得再找一根支棍了。”说着少年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少年要走,我调侃地说:“等完工了,把风筝卖给我行吗?”
“不行!”少年嘴一倔,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
我本来要走的,可现在我打算继续在这放风筝,因为我知道他还会回来,因为……
果真,他飞奔着如风筝一般的来了。
我说:“我刚才还没说价呢。”
“你少打我宝贝的主意,我这可是无价之宝!”的确是无价的。
少年开始起飞他的风筝了。他先从远处迎着风放开风筝,然后匀速朝我们这边跑来,只见风筝稳稳的拔地而起,还是那样高,还是那样远。
方风筝在天地间鹰一般居高临下,傲视长空,仿佛经历了千万般考验的战士一样。
我也终于得到了答案。
少年的风筝,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