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了一部纪录片,名字叫《但是还有书籍》,是一部人文类纪录片,一共有6集,描写的是与书有关的人物和事情,看了还是有一些感触的,所以想写一些东西。
一、书给人美好温暖的感觉。纪录片的第一集为《我们的图书馆》,讲述的是在我们城市中矗立的图书馆,各类各样的人在这里汲取着营养与生命。有年近百岁的从事古籍整理与研究的沈燮元老先生,有看似平庸但是扮演“扫地僧”一样的有着渊博知识的图书管理员,有在西藏建立的草原图书馆的藏族小伙久美,他们一个个都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又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地域优劣,不论时间充裕与否。而反思我们,当下拥有着大好的时间,有着健康的体魄,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却没有拥抱图书的胸怀,每天早晨还拖着慵懒的身体在吞噬我们美好的生命,每日还在浑浑噩噩中无所适从,百无聊赖,每日还因为眼前的苟且繁杂而焦虑痛苦。我们最应该用图书来拯救自己、来升华自己。于是,我想图书馆是我们应该长去的地方,每周周末,在图书馆中坐上几个小时,把一周的焦虑和浮躁用图书掠去,用图书去净化,用图书去升华,岂不妙哉;在不算大的家里腾出一块地方,架上书架,摆上长桌,一盆绿植,一盏台灯,一个人静静的翻看着书,抛去电子产品的快节奏、抛去繁杂焦躁的世界,此时此刻只有你和书,岂不惬意。要想心静,唯有读书;要想心安,唯有读书。
二、人要有梦想和追求。纪录片第5集《文学的现场》有这样一个人,梁鸿,河南梁庄人,她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她围绕自己的老家梁庄写了三本书《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讲述了梁庄的人如何人オ外流,记录了无数个外出打工的梁庄人的生活,描述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另一面,她走过了多个城市去实地采访走出梁庄的梁庄人,她用纪实的手法去描述走出梁庄人的无奈,她用写作的方式呼唤着毎一个梁庄人,虽然她在人才外流方面不能给家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是她却用自己的方式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梦想和追求,无论你是小学生还是老爷爷,哪怕你的梦想只是骑一次马,打一次球这么简单,或是成为一家上市公司老总,不在乎你做什么,只是给自己一个希望,是生活的希望。
三、挫折是一个人的财富。50岁的杨全强离开20多年的“老编辑”岗位,创立了自己的出版品牌“行思”,这期间经历了浮浮沉沉,几度坎坷,但是这正是他成功的铺路石!一个人的成长确实是喬要很多挫折的,有的人直接在挫折面前倒下了,就再也没有起来;有的人感谢挫折,越挫越勇,最终从挫折中走出来,在等待和苦楚中依然享受着独厲于自己的那份执着与勇敢,坚强的走下去。虽然挫折过后的路不一定叫成功,但是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是对生活的态度,是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前提,但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才是更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