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去寄宿学校,父母得多狠心?”
“去寄宿怎么了,孩子学习效率高,自立能力好!”
一直以来,对于上不上寄宿学校,都有两派非常鲜明的观点,而我属于:反对派。
我有一个朋友家的女儿,刚上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把她给送到了寄宿学校。
朋友当时特开心地跟我说:“从小就得让她多锻炼锻炼,别以后上大学床单都不会铺,那多不好啊?”
于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就把女儿送进了寄宿学校。
然而,想的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
还没过一年,朋友就发现女儿好像出了什么问题。
以前总是笑嘻嘻地,就像个无忧无虑的小公主一样,天天在耳边叫“妈妈长,妈妈短”的
现在倒好了,回家一句话都不吭声,就知道躲在自己房间里不出门。
朋友有时候想进门探个究竟,却发现女儿根本就不理睬她。
无论问什么,都是那句“嗯,没事,挺好的。”无论说什么,都是那句“嗯,知道了。”
曾经的贴心小棉袄一下子就没有了!这可把朋友的心深深地“扎”到了。
“我的女儿怎么变得冷冰冰的了?”朋友有一次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跟我抱怨道。
寄宿非但没有把女儿变成“全能优秀”,反而变成了“沉默寡言”。
有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送进了寄宿学校,孩子能够快速成长。
但是真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为了减少自己的抚养责任吗?
曾经无数次听到家长们这么说:
“工作太忙了,根本没空去管孩子,想着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算了。”
“就是,想着学校也有老师管,自己都不用操一点心儿的!”
“让姥姥姥爷管总是觉得不省心,”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进入寄宿式学校,表面上为的是孩子好, 实际上却是推卸了做父母的责任,害了孩子。
著名的教育专家易建莉女士就明确地反对寄宿制,她认为如果父母和孩子隔断开了就能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的话,那么孤儿院孩子的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然而实际上在孤儿院的长大的孩子大部分都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比如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这都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
想想家里的孩子在寄宿式学校里面,成绩下降了只能自己哭,跟同学相处出现问题时,也不敢找老师,只能默默忍着。
长此以往,不出心理问题才怪!
我想起自己家的小侄已经上了三年的寄宿学校了,马上就面临中考。
然而成绩却是吊车尾,天天打架惹事儿,愁的家里不要不要的。
我不止一次地问嫂子:“孩子不是在寄宿学校吗?按理说学校应该管的很严啊。”
嫂子一听我这么说,满脸愁云地跟我说:“唉,别说了,人家寄宿的那么多孩子,老师哪能一个一个的都照顾到啊?”
“那你们当初的意思就是当’甩手掌柜’?一点都不管的?”我惊讶地问了一下。
嫂子这时候没有吭声了。
对于孩子来说,初中阶段的三年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许多的变化。
敏感、焦虑、困惑、好奇都会交织在这个时期里,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一定的指导。
然而一旦父母离席,没有提供相应的帮助,孩子多半都会走弯道上!
李嘉诚说:“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子女失败的缺憾!”
还记得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新闻。
有个孩子给自己常年在外出差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名字叫做 《我的生活里缺少母爱》。
“自从母亲开了公司,我的母爱就像做索道一样飞快地降了下来,她每天都工作到七八点钟,有时候到九点多才回家,我就像鲁迅先生写的一样,只能看见高高的四角天空。我现在就想让母亲陪我一天,哪怕是一直坐着也好。”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只要工作好了,赚足够多的钱,让我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才是对孩子的好。
孩子真正想要的却是家长的陪伴。
上文中我们谈到的尹建莉老师的,她也曾经将自己的女儿送进过寄宿制学校,后来她发现,三年的寄宿生活,给自己的女儿留下了一些负面的东西,“排毒”需要很多年。
为此,每次聊到这三年生活的时候,她都觉得内疚万分。
相反,我有个同学家的女儿,从小到大一直都没有在过寄宿制学校,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地去上学。
“你怎么不让你孩子去住校啊?”我问道。
“我为什么要让我的孩子去住校啊?”她反过来问我。
“住校可能……不用这么奔波啊……”我支支吾吾地说道。
“我倒是宁愿让她在路上多奔波一段,因为孩子去了寄宿,她出现了任何问题,需要我的陪伴的时候,我都无法在她身边。所以她成长的过程是缺失了妈妈的角色的。想想我作为她的妈妈,不能跟她一起分享她的喜怒哀乐,那该是多悲哀的事情啊!”这位妈妈说道。
对于十八线的小城市来说,一辈子能跟孩子共处最多的时间就集中在上大学之前了,而这段时间里,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时间。
如果这段时光错过了,以后就真的来不及弥补了。
所以说,父母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家永远是最好的学校,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妈妈围绕锅台转,孩子帮妈妈往锅底添把火,光明中,母子合做好一顿饭,是教育;
全家人围坐一桌吃饭,父母主动给爷爷奶奶夹菜,孩子看在眼里,“桃李不言”,这是教育;
孩子裤子破了褂子纽扣掉了,妈妈收拾完家务后给孩子补好订上,孩子在做作业中感激地等待,这是教育;
冬天里,孩子睡妈妈焐好的热被窝,孩子帮妈妈倒去洗脚水……等,这些是教育。
这一切,是一天给学生上十几节“文化”课(寄宿学校,一般都是上下午7节正课,早上中午晚上至少5节自习,音体美道德手工制作等“人生修养”课大部分只是在“课程表”上上)的学校能完成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