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 年)》
《规划》提出通过专题理论轮训计划、示范培训计划、项目资助计划、宣传推广计划等多种途径和措施,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培养造就数十名国内有广泛影响的思政课名师大家、数百名思政课教学领军人才、数万名思政课教学骨干,推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平衡更充分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
大学生教育
1.背景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塑造人格的一项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概莫能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我们党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原因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和人格成型的关键阶段,其人格水平不仅决定自身的未来,而且关乎民族命运、国家前途。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简称思政课教学或思政理论课教学)是培育大学生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为目标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其中,人格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内容,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人格”的内涵
人格,一般是指“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如品格、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它是人的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格教育起源于德国,后传入美国。多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人格教育。
在国内,虽然“人格”一词在传统文化中没有作为明确的字眼呈现出来,但是传统文化中一直都渗透着关于人格修养的优秀思想文化元素。如儒家倡导“博爱”思想、“经世”胸怀、“中庸”风度和献身精神等,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具有较好的镜鉴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格教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如何结合新时代需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关研究
该书的研究特色主要有五点:第一,针对实际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宣传教育,而轻视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倾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入,探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选题新颖,问题意识较强。
第二,比较准确地论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其和谐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详尽分析和探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诸多环节中和谐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理论联系实际,见解独到,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的相关知识借鉴了中外相关理论,具有较强的启发性,有利于拓宽相关人员的知识视野,促进两者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和谐发展。
第五,写作规范、概念清晰、观点正确、文字流畅、逻辑性强,学理基础扎实,写作水平较高,可读性强。
该书重点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的相关问题,人格属于人的心理特征的范畴,包括品格、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等方面,内容十分复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能忽视人的心理特征。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这一心理特征与教学实践活动可能会出现不和谐现象,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推荐阅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人格教育和谐发展》
作者:张百顺 齐新林
内容简介:
人格是人的灵魂,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大学生人格发展状况不仅决定了自身的未来发展,更关系祖国的未来,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本书在详尽论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辩证关系的基础之上,重点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在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环节和谐发展现状与对策,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的相关知识借鉴,试图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人格教育和谐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进行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张百顺,男,湖北潜江人,法学博士、教授,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理事、广西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讲队伍师资库成员、贺州市理论宣传教育专家。广西高校百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贺州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农村问题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公开出版专著编著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