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域经济学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学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

作者: 动机在万州 | 来源:发表于2023-11-21 11:53 被阅读0次

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

本章分为五节,其中重点掌握区域基础设施的概述 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和区域能源基础设施

第一节区域基础设施的概述

1.区域基础设施的含义以及特点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区域基础设施的含义指的是维持一个区域或者国家进行正常的生产性或者非生产性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设施基础,区域基础设施包括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和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包括区域交通系统,区域公用事业系统和区域公共工程。区域社会基础设施指的是社会科学 教育 文化和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区域基础设施与区域基础产业具有联系,两者的共同点在于投资周期长,投资需求量大,投资回报率较低。两者的不同点在于,区域基础设施大多数属于第三产业,并且,区域基础设施的生产和消费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分割,具有连续性;区域基础产业大多数属于第二产业,并且,区域基础设施的生产和消费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分割,具有不连续性。

区域基础设施的特点

第一,区域基础设施具有投资量大,投资周期长和投资回报率低的特点。

第二,区域基础设施具有时代性。

第三,区域基础设施需要满足当地最低要求。

区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一,区域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区域基础设施具有区域性。

第三,区域基础设施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渠道。

第四,区域基础设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区域交通基础设施

1.我国交通区域基础设施的特点

第一,公路在交通基础设施当中具有重要地位。

公路的平均运距比较短;高等级的公路运输网络还没有形成。

第二,铁路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型,此时,重工业的发展需要铁路提供原料和燃料。

铁路的耗能少,占地少,污染小。

高速铁路具有高效 安全和占地少的特点,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第三,航空

航空运输的最大特点在于由于机场的建设缺乏科学论证,导致机场的社会经济效益比较低。

第四,内河航运

内河航运的不足在于:首先,在基建被忽略的大背景下,内河航运是薄弱环节当中的薄弱环节;其次,生态环境被破坏,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发展;最后,水利工程的建造,人为地阻断了内河航运的航线。

第四节区域信息基础设施

1.信息基础设施的问题

第一,信息基础设施缺乏精细化利用

第二,信息基础设施缺乏顶层设计

第三,信息基础设施缺乏规模效应

第四,信息基础设施忽略软发展

第五节区域能源基础设施

1.能源弹力系数的含义

能源弹力系数指的是能源增长变化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变化率之间的比值。能源弹力系数越大,说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2.电力资源

能源按照结构来划分,可以划分为固态能源 液态能源 气态能源和电力。分别指的是煤炭 石油 天然气和水电以及其他电力。

电力资源指的是对一次能源进行加工转化后对二次能源。电力资源主要有火电和水电以及核电。

火电和水电的选择需要考虑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效益。

区位条件当中,需要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交通运输情况。

社会经济效益当中,既要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还要考虑性能,最后要考虑社会效益。

核电的好处在于客服了水电火电的不足,同时利用效率高,缺陷在于,造价高,技术装备要求高以及核能储备不足。

电网指的是多个电站进行发电 送电 配电 用电的高综合性电力网络。

电网的优势在于:第一,优化了能源结构,克服了水电和火电的不足,使得水电和火电优势互补;第二,在同一流域内,获得错峰效益;第三,在不同流域内,通过对整个流域的调节,使得丰枯互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域经济学 第十章 区域基础设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vb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