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骆驼祥子》的一至三章。
第一章,祥子还只是祥子,十八岁失去父母和几亩薄田来到城里,做了车夫。但是也不是一般的车夫,“他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并且发誓要三年内打一辆自己的新车。于是,“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终于在三年后凑足了一百块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 的新车。祥子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甚至希望更大了,还想再买辆车,一辆两辆更多,可以开车厂子了。
第二章,“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战争的谣言四起,一次原本只要二三毛钱的活儿,有人竟然出两块钱。贪心和侥幸的心理让他冒险拉了,谁料半路遇到十来个兵被捉了去。车子自然没有了,还随着兵们跑,挑水烧火喂牲口。直到一天夜里,兵们逃回山上去了。祥子决定要逃。
第三章,祥子决定要牵骆驼一起逃,牵着骆驼摸黑逃了一夜,天亮后把三只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大洋。
最早对《骆驼祥子》的认识来自张丰毅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同名电影,看的时候还小,没留下什么印象,这次就想细细读一下。老舍先生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腻,从外表到心理,再到景的烘托。情节展开的比较慢,第一章介绍的是车夫生活和当上车夫的祥子,第二章写生活刚刚好起来的祥子突然被抓失去一切,第三章讲祥子牵着骆驼死里逃生,最后把骆驼卖了一点钱,差不多有一整章都在讲祥子牵着骆驼逃命的那个夜晚。
今天白天匆忙读了三章,晚上又出去聚会,很晚回来写的太仓促了,以后尽量往前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