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網址
http://www.storm.mg/lifestyle/190808
有奶便是娘?精神醫師揭影響人生命運的「母愛」真相,你媽不只是自動餵奶機啊
作者 岡田尊司
對剛出生的嬰兒來說,媽媽是最重要的依靠,負責把屎把尿、還得餵奶。但你是否想過,如果這些工作交給一個保母來做,而非媽媽親自做,對孩子會有什麼改變呢?日本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師從透過一個實驗,告訴你「母愛」對一生命運到底有多重大的影響。
母親照料的重要性
在吉布茨(Kibbutz,即前述之集體農場的兒童之家)淒慘的失敗傳開之前,就有一些人對於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抱持懷疑,察覺到母親照顧的重要性。
威尼科特與鮑比都是學習精神分析的醫師,也有參與過兒童問題的經驗。當時正在大戰中,為了讓孩子免於戰爭災難,有很多地方只有疏散孩童,因而產生了許多問題。威尼科特在這些疏散兒童生活的住宿設施中擔任輔導時,發現問題深刻的案例都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有困難,都由於幼年時期得到的愛不夠充足所產生。
威尼科特發現不只是孩子們,慢性憂鬱或為自我不完全感煩惱的大人們也是一樣,都是在嬰幼兒期沒有得到母親的愛。於是他認為,要發展穩定的自我,不可欠缺的是母親最優先回應孩子需求的嬰幼兒時期,母親奉獻式的關懷稱為「母性的專注」。此外,母親懷抱幼兒、支持幼兒的照顧就稱為「護持」,都是為孩子身心發展及穩定所必需的。這兩者不充分的時候,孩子就無法培養出確定的安心感或「真正的自我」,帶著「虛偽的自己」而感到痛苦。
當時要發表這樣的看法是相當需要勇氣的一件事,對威尼科特來說,他個人也很痛苦。因為為他做精神分析訓練的梅蘭妮.克萊因的立場是認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也直接適用於孩子,重視孩子心中的幻想更甚於現實中母親的關愛。克萊因不但幫忙威尼科特寫論文,還把自己女兒的分析都交給他,對他有很深的信賴。然而威尼科特也並不想欺騙自己的信念。
依附關係的發現
另一方面,鮑比最初的論文是關於犯了竊盜罪的非行少年。24個竊盜少年全都是沒有母親或是嚐過母愛嚴重不足的滋味,他開始著眼於母親角色的重要性。讓他轉為確信的,是針對戰爭孤兒與疏散兒童的研究。失去母親的孩子們,呈現出發展與成長的遲緩、情緒不穩定、行為問題等嚴重的狀況。
以累積而成的事實為本,鮑比進行了被剝奪母愛會帶給孩子深刻影響的報告。然而他的發現大幅偏離精神分析學派與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受到了嘲笑與批判。因為當時的看法認為那不是因為母親的缺席或喪失,應該只是單純的照顧與保護不足的結果。
受到這樣的批判,鮑比被迫必須找出更科學的證據來證明孩子與母親的連結擁有其他養育者的照料所不能彌補的要素。在這當中他注意到的是,母親與年幼的孩子之間的強大連結,是撫養孩子的動物—特別是具備社會性的動物廣泛共同擁有的構造。於是,這個生物學上的構造,就開始被稱為依附關係。
究竟母子之間的連結,除了營養或保護這種實際利益的報酬以外,還有什麼關係呢?打開這個問題的決定性突破點的,可以說就是美國的心理學者哈里.哈洛(Harry Harlow)。
證明依附關係的存在—小猴子的實驗
當時哈洛是實驗心理學的年輕學者,但是他窮得沒辦法利用當時流行的動物實驗法。雖然在大學裡得到職位,但是他並沒有拿到滿意的實驗室,也沒有經費買實驗用的動物。既然如此,就自己動手養殖不就好了?這個魯莽的想法,卻帶給他意想不到的發現。
哈洛跟學生們開始飼育剛出生的小猴子。哈洛最害怕的就是傳染病。因此他把小猴子一隻隻分別放在不同的籠子裡飼養。給他們充分的營養,保護他們不會得到傳染病,養育得很健康。但是很明顯的,小猴子們的樣子很奇怪。
小猴子缺乏該有的生氣與好奇心,只是很陰鬱、茫然的坐著。一直呆呆的看著遠方,重覆著搖晃身體或是吸吮大拇指。把成長之後的小猴子跟其他猴子放在一起,他們便表現出強烈的不安與抗拒反應。
是哪裡做錯了呢?解開這個問題最初的線索,是小猴子們表現出來的奇怪行動。為了緩和地板的寒氣,他們在地上鋪了布尿布,但是猴子們卻對這個布尿布顯示出異常的執著。抱著尿布不想放開,或是想要用布卷著身體。即使抱起來牠們也不放手,必須連尿布一起拖走。
哈洛開始思考,那塊布會不會就是母親的代替品。於是他就想到了那個有名的實驗。
哈洛製作了兩種母猴子的玩偶。一個是用鐵絲做的,雖然刺刺的,但是上面裝著奶瓶。而另一個雖然沒有奶瓶,卻卷上柔軟的布。如果依照過去母與子的連結是來自於哺乳的想法,小猴子應該會對拿著奶瓶的母猴子玩偶顯示出依附情感,在它身邊停留的時間也應該會比較長。
然而實際上開始實驗之後,小猴子們在卷著柔軟布的玩偶旁度過的時間卻是壓倒性的長。不只如此,為了打掃房間讓玩偶只是短時間「消失」也使牠們恐慌,為了想找出玩偶到處徘徊。害怕什麼的時候,就會立刻飛奔到那個玩偶身邊抱住它。
與此對照,即便再怎麼具備哺乳功能,對於刺刺的鐵絲母猴玩偶,小猴子們完全沒有興趣。因為依附情感的形成並不是由於授乳的功能,柔軟的身體接觸更為重要。
甚至還發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由於來不及製作母猴的臉,因此最初就只有一張平板的臉孔。到了中途做出了有眼睛和鼻子的臉,小猴子卻發出尖叫悲鳴顯示出抗拒反應,過了一會雖然還是抱住了母猴玩偶,卻把臉轉了180度,讓沒有臉孔的那面朝向前方。無論修正幾次,小猴子還是重複做著同樣的事。
對小猴子來說,重要的是要與牠最初所認識的母親長得一樣。依附情感是對特定的人培養出來的情感牽絆,得了一個強而有力的事實證據。
更進一步的,他們還觀察到這樣的情況。若在打掃房間的時候,把母猴玩偶移到外面,小猴子就會拼命想辦法要看母猴的樣子。而那道窗子則設了解開拼圖就能打開的機關。為了想看母猴一眼,小猴子會一直拼命去解開那個拼圖。這樣的光景總讓人覺得很可憐。即使是玩偶,小猴子仍一直執著於給予牠柔軟懷抱的存在。這不是依附情感又是什麼呢?
哈洛的實驗,使鮑比倡導的理論在猴子身上得到證實。會讓小猴子對母猴產生依附情感的原動力的,是超過營養的擁抱與穩定。但是,事實上母性的本質,似乎並非僅止於此。會這麼說,是因為雖然小猴子在鐵絲的母親身旁無法正常的成長,但是在布偶母親的身旁長大的小猴子,也被認為有明顯的異常。
被鐵絲母親養育長大的小猴子,以驚人的氣勢搖晃身體,反覆進行啃咬、自殘的行為或常同行為(反覆著同樣的單調行為)。然而在布偶母親身旁長大的小猴子,樣子也明顯的奇怪。數小時都以奇妙的扭捏姿勢坐著、縮在籠子的一隅,彷彿什麼知覺都沒有。對外界毫不關心,跟其他的猴子在一起時,就表現出非社會性以及對其他的猴子感到強烈的不安。
被拋棄的孩子們
與這個酷似的狀態,在人類的孩子身上也已經有了報告。在維也納出生,因為受納粹迫害而流亡活躍於美國的精神科醫生雷諾.史皮哲(Rene Spitz)用影片記錄離開母親在育幼院生活的嬰幼兒們異常的樣子。影片中拍下了把自己關在自己的殼子裡,一直搖晃著身體,眼神茫然空虛的孩子,以及蜷縮在床墊上一動也不動,碰觸身體也毫無反應的孩子。一直反覆傷害自己的孩子,或是減少食量以致非常瘦弱、停止發展的孩子,都並不少見。
諷刺的是,比起設備先進完備的育幼院,在監獄育兒室長大的孩子遠遠健康得多,在發展上也很少有問題。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只有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監獄裡的育兒室中,是由母親來養育。一邊是失去了母親,被託付在育幼院的孩子們,給予充分的營養,衛生也處於良好管理的狀態,但儘管如此,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孩子不滿2歲就死亡。彷彿是失去了母親就等於失去了生存欲望似的。
即使能夠通過這個嚴苛的考驗生存下去,孩子們還會背負著更困難的障礙。而解開這個事實的,是英國的精神科醫師麥可.路特(Michael Rutter)等人的研究。鮑比的研究開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但路特等人則是在柏林圍牆倒塌的時候。在那個過程中,羅馬尼亞的西奧賽斯古政權垮台。由於國家的混亂造成大量的孤兒。孤兒院擠滿了孤兒,其中一部分來到英國作為養子女,但是他們明顯發生異常的問題。
路特等人將那些生於羅馬尼亞的孤兒,出生之後在育幼院待到6個月以上才接受領養來到英國的孩子們,以及在英國出生,6個月內就被領養的孩子們加以比較,同時在那之後追蹤他們長達10年以上。
羅馬尼亞的孤兒們,被認為發生嚴重問題的頻率很高。不只是依附情感不穩定,還有過動且缺乏注意力,或是發展惡劣。甚至無法與他人擁有相互的關係,關在自己的世界裡,表現出常同行為等與自閉症相似症狀的案例,經過認證達12%。順道一提,在英國出生6個月內便成為養子女的孩子身上,這樣的案例一個都沒有。
所謂的母性本質
育幼院的工作人員就算很熱心照顧孩子,也無法充分代替母親。
在育幼院養育的最大問題是,照顧的人會替換。不只是每8個小時換班而已,還會有轉勤或人員調動。跟一直都由同一個母親24小時持續的照顧有決定性的不同。
只是,雖然因為一直陪伴在身邊或擁抱而強化了與母親的情感牽絆,但依附的研究者們還發現了超越這些的現象。例如,也是鮑比的共同研究者瑪麗.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在烏干達的村落觀察育兒狀況時發現,儘管授乳或擁抱是共同進行的,孩子只有對特定的存在,也就是母親,表現出特別的連結與安心感。也就是說,如果只是一直陪在身邊授乳或擁抱,也不可能變成母親的替代品。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孩子才會把母親看成是特別的庇護者呢?
愛因斯沃斯在觀察母親與「母親之外的人」的照顧時,找出了區分兩者的決定性要素,就是回應性的不同。母親會不斷注意孩子的哭聲或表情,只要感覺到自己孩子有一點點奇怪,就會抱抱他,或是哄哄他。其他的大人即使以一般的標準來說是很親切溫柔的人,也無法期待他們能夠不論何時都看著孩子,一有異狀就立刻伸出手來,回應孩子的要求。
在這樣的意義下,布做的母猴也失去資格。雖然它提供了一個舒服的感覺,但是它不會回抱、也不會幫孩子整理毛、不會跟孩子對看、也不會出聲、不會搖搖孩子。
因此,他們又加了點工夫。把母猴玩偶從天花板上用繩子垂下來,讓它搖搖晃晃。小猴子一動,母猴玩偶也會動。小猴子動作大,母猴的動作也會大。於是,只是加上這樣的機關,不停地搖晃身體還有自殘自慰的行為,以及對外界沒有興趣、沒有反應、縮在一角的狀況通通都沒有了。小猴子不只是沒有了奇怪的行為且穩定下來,還開始變得很有元氣很活潑的動來動去,求知的好奇心或神經系統的發展也都明顯變好了。
真正的母猴子一定會用更多各種形式來回應小猴子。因此他們又把雌犬跟六隻小猴子放在一起飼養。於是,儘管雌犬無法像母猴那樣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跟玩偶母親在一起長大的小猴比起來,小猴子的發展要好得太多。其中對外界的興趣或社會性的發展更是特別優越。
人類的孩子也是,活潑的回應性可以促進依附關係的形成,是已經得到證實的事。
母親不只是給予一個舒服的場所,也由於迅速的回應與照料,永遠都會守護著自己的安心感,在逐漸形成依附的時候,讓孩子得到「安全基地」,才會對外界有積極的關心,走向外界。
作者介紹|岡田尊司
1960年生於香川縣,是精神科醫師、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於京都大學研究所高級腦科學講座神經生物學教室、大腦病態生理學講座精神醫學教室從事研究。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危機。主要著作有《邊緣性人格障礙》、《了解孩子們的「心病」》、《思覺失調症》(PHP新書)、《腦內汙染》(文藝春秋)、《亞斯伯格症候群》(幻冬社新書)等。此外也以作家小笠原慧的身分創作。作品有曾獲得第20屆橫溝正史賞的《DZ》、《你是否聽見風的聲音》(以上,角川文庫)、《生還任務》(文春文庫)、《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以上,時報出版)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