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耕读生活,妙哉

耕读生活,妙哉

作者: 一苇杭之03 | 来源:发表于2023-05-05 13:33 被阅读0次

春夏天气真好,一切都是生机勃勃的样子。耕读生活真幸福,想吃什么菜,就去地里收点,今天收了生菜、马兰,还有韭菜。

2017年读《苏州园林》杂志时,看到一篇关于明轩的采访,隐约似乎是说陈从周推荐明轩是名不符实的,当时叹息一声,胡适说历史是个小姑娘,随人打扮而已,仅仅几十年过去,真真假假已经搞不清了。

今天继续读《陈从周传》,读到明轩相关章节,又想起几年前的那篇文章,便去书橱中找出来对比着读。

采访者是《苏州园林志》主编周苏宁,被采访者是原苏州园林设计院的副院长张慰人。

张慰人的原话是这样的:“历史不能以讹传讹,过去我也听到一些说法,与事实不确切,充其量是个人之说,我也一直没去较真,今天⋯⋯,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对历史负责。”

如果上面的话还是模糊的,那么后面他说明轩的经过时,每一个对这段历史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他在说谁了。

一般都说,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集到一批中国明代黄花梨的家具,要安置它们。陈从周教授对博物馆东亚部顾问方闻说“明式家具就应该放在明式庭院内啊!”陈教授推荐了网师园的殿春簃,于是有了“明轩”落户美国。

而张慰人说不是这样的,明轩的起因,是“我”接到了北京的电话,说美国要定一个明式庭院,我赶到北京,与某处长商定后,美国来人看了苏州园林,对我们的设计方案满意才定下来的。

他的意思大概是这里面没有陈从周啥事,都是他张慰人的功劳。

恨不得问问他,北京怎么会知道你是哪根葱呢?如果没有陈教授的推荐,会有电话打到苏州吗?1978年,苏州又算哪根葱?美国人只是要安置明式家具,全国各地都有明式庭院,为什么会指定要苏州的园林。

那么为什么陈从周出现在设计团队里呢?张说是我们设计好了再邀请同济大学的教授们来的。

那么为什么苏州方案里陈从周的名字赫然列在首位呢?

张说,那是因为国家建委说,苏州方案少了一位名人,到国外去恐怕压不住阵脚。我们才请陈从周当顾问的。

到这里,我们可能还是不辨真伪,后面就吹牛吹豁边了,他说1979年底,“明轩”工程人员前往纽约,还列出了具体名单,意思是陈从周并不在内,陈全程都游离在工程之外,他的意思陈就是摘了一个现成的桃子吧?

这就不对了,《陈从周传》是陈先生弟子乐峰所著,退一万步说,他的文字即使有溢美之处,但出示的照片和证件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图三,陈先生营造明轩时进出大都会博物馆的通行证。如果他没参加明轩的安装营造,他的出入证哪里来的呢?⋯⋯

六年前我读这篇采访时只是略略心惊,此刻对比着读,真相一目了然了。

采访者周苏宁当时是苏州园林志的主编,我去找出他编的《网师园志》,上面对于明轩是这样记录的:1979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有一批明代家具,陈从周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远东部顾问、美籍华人方闻说:“明代家具当然要放在明代建筑里面啊!”在陈从周教授推荐下,苏州园林设计所提供了一座以殿春簃为蓝本的中国明式古典庭院“明轩”。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董事阿斯托夫人和许多建筑专家一同审稿,方案顺利通过了多方会审。⋯⋯

看来,周苏宁没有完全采纳张慰人的说法。当然,《网师园志》是2014年9月出版的,这个采访是2015年5月的,但是,如果张说的是真话,志书主编不会没听说过吧?

细看周苏宁采访时的话,好像也是话中有话,他说“非常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果陈从周只是摘了桃子,园林局人应该人尽皆知的吧?为什么周苏宁没听说过?

当年苏州园林局的设计者中,张慰人是排第三位的,首席设计师是陈从周的爱徒邹宫伍,第二位是王祖欣,为什么他们两位生前都没提起过?⋯⋯

我恨不得马上抓出张慰人来问问他,你的名气到底有多大,北京才会直接打电话给你?其实那时候,如果不是陈先生推荐,人家外国人都不知道你苏州是哪方神圣?

陈先生2000年就千古了,历史他还在,也不会计较这些了吧?一个看来丧妻失子的老人来说,这些身外浮名,实在不值得生气了吧?

但我还是很愤怒。

唉,颠倒黑白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多看一眼他就错了。

图二是历年的《苏州园林》杂志,这是我的宝库,苏州园林的陈年往事,字里行间都有,把自己沉进去,各种故事扑面而来,很有意思。

我把所有的苏州园林杂志都翻了一遍目录,有可能对这次讲解有用的文章,我就夹上小纸条,等我有空一定去试试。

《谢孝思传》我读过好几遍了,准备明天再读一遍,下周要讲“苏州园林修复中的人与事”,现在看来题目有点大,我准备缩小到“苏州园林修复的两位大咖”⋯⋯

其实也不对,我不会局限于陈先生和谢先生两位的,还有刘敦桢、童寯,等等。

但是现在时间不够用,只能匆匆赶路,读到一些就分享一些吧!

虎丘塔在太平天国时就被封闭了,自此再也没有人进去过。1954年,陈从周向江苏文管会提出请求,希望考察一下塔的内部,得到批准后,他成为太平天国之后第一个进入塔并登塔顶之人。         

也有人说,刘敦桢1953年就登上了虎丘塔,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

相关文章

  • 简单即快乐

    简单是开启幸福生活的小窍门,所谓知足者常乐也,着实妙哉妙哉!

  • 耕读生活

    爱上耕读生活好多年,我家小院也被我折腾了十多年,养花种菜,不亦乐乎。本来这耕种体验完全是娱乐,顺便提供餐桌上的绿色...

  • 耕读生活

    我把每天的晨读变成我的午读,但是每天七点渊源老师开始带晨读时,我还是会睁开眼看一下今天读的是什么内容?期待的心情,...

  • 妙哉妙哉

    你想让生活像戏剧一样,一幕幕地排好、上演,却总是被各种意外蛮不讲理地闯入、占据一席之地,于是先前的片段被打...

  • 生活的迷思

    生活的迷思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思想真是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妙哉妙哉! 今日随手涂一幅,以表欢喜。

  • 2023.1.9 妙哉妙哉

    没有在应该的时候,做应该做的事情。 而没有做的事情所造成的过错,也是因为命运而必须要经历和弥补的经验。 不论过程如...

  • 2019-11-26

    道可道,说的妙,妙哉妙哉!

  • 如此快意生活,妙哉!

    近日在看一本闲书,《活得有趣,就是一个人永远的好天气》,名字很像微微一笑很倾城这一类网红剧,但其实是现当代作家们幽...

  • 妙哉

    明君当世,威德布于四海,智略布于千载。为声震八方,需鸡第屁稳之。各郡守为主分忧,立旗招贤,以籍许之。来者皆大智...

  • 妙哉

    妙、妙、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读生活,妙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hx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