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全是总体介绍
心理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科学实证,而不仅仅是某个专家的观点。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学也加入了跨文化的研究;其中印象较深刻的是一本书的名称《Even the rats are white》,是一位非裔提出白人主导心理学研究的不满。感觉这个“white”很双关。
第二章生物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人的本性
生物心理学从进化的角度上论述了基因是如何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从根本上说是进化塑造了心理过程,因为适者生存。
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倡的进化论并不是说我们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而是我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这里面有很大的区别。
神经科学部分的内容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不断的学习可以增大处理记忆和学习的海马区域。
并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读书笔记和提问也是为了引发大脑处理信息传递的不同部位,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章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就是解释了“左脑”和“右脑”的明确划分。
大脑的各个部位是协同起作用的,虽然大脑的左右两边处理的信息不同,但他们的相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这一章总体介绍了我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一些列感觉构成的心理机制。
用的来说我们不是直觉感受到这个世界,而是通过一种介质--我们的感觉系统,说起来好像没有两样,但是的确是两回事。
比如说颜色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中,事实上不同波长的光与其他能量波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是启动了我们视觉神经上的不同部位,让我们感觉了不同的颜色。而我们不同的感官产生不同感觉,不是由于刺激来源的不同,而是启动的大脑处理部位不同。
而知觉是我们对于外部世界感觉的解释。所以我们对于世界的感觉都是差不多的,因为大部分的感官都差不多;但是知觉却会差很多。书中讲了很多认知偏差,有助于理解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最后讨论了阈值在广告中的应用,虽然广告结果显示有效果,但是科学证实没有什么卵用。或许这里面也有认知偏差的存在吧。
第四章 学习与人类教养
本章着重讨论了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各种手段(暂且这么说吧)。其中讨论到惩罚并不一定都是有利于好习惯的培养;同样奖励也不一定都有激励作用;二者有限的关键都是要有一致性。否则前功尽弃。
其中提到的正强化和负强化,让我想到了之前看的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同时也证明了人的心理的确会更认同自己熟悉的事物。
第五章关于记忆
我们的记忆通常是不可靠的,就如同知觉一样。我们的记忆也是需要对客观事实的觉察,然后编码存储。
所以我们的记忆是对已编码信息的再次解读,而不是再现。我们的大脑那么多区块,包括处理不同感官信息的器官,无论哪一块出问题,解读都有可能不准确。
并且书中提到,记忆留存的时间可以分为三种,瞬间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我们能够记得的通常都是长期记忆。并且能够引起我们共鸣和有深刻意义的东西更容易被记到。
启示是,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在快乐中记忆该学习的东西。
记忆的两个分类,程序记忆和陈述记忆。
程序记忆通常是自发的,所以也不容易忘记,比如骑自行车。陈述性记忆的调取需要大脑各部位通力合作,所以并没有那么牢固。
本章的后半部分讲述了我们如何读取记忆和记忆为何有时会辜负我们。
我们读取记忆的关键在于信息储存的时候是如何编码的,以及读取时候所用的线索。如果编码和线索不符合,就会出现“话到嘴边但是想不起”的状况。并且能否正确读取信息还受到编码时候心境的影响。
由于记忆“七宗罪”--稍纵即逝、心不在焉、干扰阻塞、错误归因、暗示、偏差和纠缠的存在,我们通常会被引导记起“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第六章 思维和智力
思维就是我们大脑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加工的过程。
好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两项基本能力就是辨识问题和选择问题解决策略。
辨识问题的时候不会迅速得出结论而是考虑各种可能性。
有创造力的人的共性通常都是某个领悟的专家,因为系统广泛地了解学习了所在领悟的全部知识,所以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盒子。但是判断和决策也会产生错误,重要的就是各种偏差。
对于智力来说,其测量方式一直有各种争议,但是其差异并没有我之前以为的那么大。智力高不代表表现优异。因为它也涉及到各种能力。
第七章 心理的发展
这部分主要讲心理的发展,从受精卵到成人这个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
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提到四种类型的家长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特征。
同时也会让我更深入地思考不同的学生类型他们最需要哪方面的心理帮助以及以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小朋友。
第八章思维
思维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的感知以后的解读过程。
就像肌肉一样,思维也是可以锻炼的。不同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比如悲观者和积极者,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也不好沟通。思维问题和精神疾病都是因为“不由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