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家孩子是不是又没好好写作业?”
“你罚他,使劲儿罚他!”
被罚写作业,是很多人上学遇到的,尤其在小学阶段。
儿子上六年级,最近老师在严抓“家校联系册”(基本是孩子抄的作业项),作业做好打勾,家长签名。
从四年级开始,孩子都是独立自己处理自己的作业,我们也已经两年多没有“签名”。
但,这次老师要求:
1.不签者,罚抄姓名100遍。
2.仿签者,罚抄200遍。
当然,我们不怀疑老师的出发点是让孩子更好,或者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
但这样的方式,最终传达出来的是什么?
为了不被“罚”,才写作业。为了不被“罚”,才签字。
已经失去了写作业是为了学会的本来意义。
还有甚者,因为班级的某个孩子没写作业,或者忘写作业,集体“惩罚”抄课文。
“哎,都怨我们班那个谁谁谁,害我们抄课文。”
当事的孩子本来面对老师、家长的压力,一下子涌来了班上几十个人的压力。
他怎么办?
没人帮他,所有人好像都成了“敌人”,都成了他“害”的人。
他会产生什么样的性格?会以什么样的“机制”应对这样的事情,而让自己活下去?
他只能假装“不在意”,做一些“更不听话”的事情来保护自己。
“坏学生”,到底是怎么成为“坏学生”的?
这难道不是对儿童人格和意志完整、健康的摧残?
绝大数的家长面对“被罚抄作业”是什么心态?
1.“哎呀,你别抱怨了,赶紧写完赶紧了事。”
2.“那你多抄一遍,不是能更记得更牢一点嘛”。好像是“占了便宜”。
3.“老师让干嘛就干嘛,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
还有哪种心态的,自己体会。
再喜欢的事情,一旦过了,就会变成“由爱生恨”。
儿子喜欢吃水晶糕点,我问他:
“你喜欢吃水晶糕点,你觉得每天吃几块好?”
他很开心的说:“五块。”
“每天至少吃十块好不好?”
“七块吧~”他折中了一下。
“不,我就罚你吃十块。再不行罚你吃二十块,罚你吃五十块。”
他的脸就瘪了下来。
我告诉他,写作业和吃糕点是一样的。适量,它就是件好事情,要是太多,就把好东西变成坏东西了。
老师这么罚你们作业是不对的,也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去埋怨同学。是老师的方法不对,不是那个同学不对。
但是,面对被罚的作业,我还是“妥协”的让孩子抄了。
因为担心孩子被“特殊”对待,也担心在这样的老师心里贴上“不听话”的孩子。潜意识里,老师就会拿“不听话的孩子”态度对待他。
奴役他的意志。
这真是憋屈至极的扭曲。
现在许多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暴力作业,不光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家庭的。家长一生气,也会拿写作业来惩罚孩子。
以期盼通过这样的“惩罚”,能换来一个“听话”的孩子。
哲学家弗洛姆说,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因素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独创性;人自身能适应压抑的环境,但在这种适应中人发生了神经病。
在现在的教育夹缝中,我们家长还能为孩子做什么?
首先,我们家长自己不给孩子制造“暴力作业”。
其次,尽力对学校的这种作业说不。积极寻求老师、学校的正面沟通,可以向老师谈,可以向学校反映,也可以自己想办法保护孩子。
(先接触老师,看看是不是能接受别人“建议”的人,以防做出对孩子更“激烈的事情”。如果不能接受建议,把孩子没做好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转移老师“不自觉攻击”的对象。)
最重要的,不要一边抱怨老师留的作业太多,太不合理,一边看孩子在暴力作业中苦苦挣扎,无可奈何、袖手旁观。
“告诉你有什么用?你也解决不了问题!”
让孩子有这样的“咆哮”出来的时候,他的人格安全感,已经破损。
……
![](https://img.haomeiwen.com/i8894827/1ac6650e57deb96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