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该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血清胆红素由出生时的17~51μ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μ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减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μmol/L(12mg/dl)也可发作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戒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公升;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浮现者。
孩子出现黄疸应该怎么办?
新生儿时期以后,仍然黄疸或再次出现黄疸,您需要寻求儿童消化专科医生的帮助;应该尽早查找黄疸原因,接受相应治疗,若延迟就诊可造成不良后果;另外,如果宝宝大便颜色变浅或白色,也应及时就医。
黄疸的常见原因
婴儿
母乳性黄疸、巨细胞病毒感染、先天性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幼儿
肝炎病毒、药物、胆囊炎、酶缺陷、遗传代谢性疾病、胆道寄生虫或结石阻塞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