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不聊投资,不聊电影,更不涉及剧透,今天我只想聊聊大刘(刘慈欣)和本土硬科幻的未来。考虑到硬科幻类题材在当前本土原创市场中的地位差不多和价值投资一样小众,这里有必要再简单科普下。与软科幻相比,所谓的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学猜想为基础,主要体现为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
那么,硬科幻类小说在中国究竟有多小众化呢?打开喜马拉雅官网,在有声书分类中并没有硬科幻类的题材分支,与其相关的只有一个“幻想”类目。根据“播放最多”的筛选规则我们能看到,在排名前30的“幻想”类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玄幻、修真类的题材,而其中真正能称得上硬科幻类的,只有排名第29位由起点中文网大V彩虹之门所著的《重生之超级战舰》,点击率还不如前几名的十分之一。作为彩虹大大的粉丝,我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下这个标题,不过内容确实够“硬”。除此之外,我个人强烈推荐他的《地球纪元》四部曲,尤其是第一部《太阳危机》基本就是在致敬《三体》。
大众的喜好目前还停留在不断打怪升级的肥皂剧中。毕竟,相对于逻辑缜密,并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科学原理的硬科幻相比,轻松易读的软科幻类题材更符合当下主流的快餐文化。和头顶深邃的宇宙相比,国人显然更在乎自己的衣食住行,而鲜有人会吃饱了撑的抬头去看一眼天空。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时间和生活的河流一直都是同一条,至少在一个人的一生中,这条河总是以同样的节奏流个没完,所以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条河似乎就象征着生活和历史的永恒。夏虫不可语冰,在近50亿年的地球年轮中,人类的生命史甚至连夏虫都不如。也许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大刘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与传统的美国好莱坞大片相比,大刘的作品视野宏大,思想深邃。《三体》中面壁人计划的想象力、水滴那不减速的锐角转向、掩体计划的战略布局,以及光粒和降维打击的宏大场景,早已远远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宇宙舰队团战。除此之外,他的成功还体现在刻画当人类遇到大灾难时,总能以一种极端写实甚至冷酷无情的方式来还原真实的人性,考验甚至嘲讽人类固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在《三体》里,通过人们对于罗辑的冷漠、对程心的推崇和对维德的厌恶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群体意识的盲目和短视。
作为大刘的铁粉,纵观他的数十部长短篇小说,能拿出手的又何止《三体》和《流浪地球》。在我看来,《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全频带阻塞干扰》、《吞噬者》等等都是上佳的影视题材,尤其是《天使时代》(简化版的《魔鬼积木》),早在近20年前就预见到了基因编辑导致伦理危机的热门话题,如果能拍成电影一定很叫座。作为目前本土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记得他在短篇小说《朝闻道》中写道:地球生命用了四十多亿年时间才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但那一时刻距建成爱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万年时间,而这一进程最关键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时间。如果说那个原始人对宇宙的几分钟凝视是看到了一颗宝石,其后所谓的整个人类文明史,不过是弯腰去拾起它这么短短一瞬间发生的事罢了。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就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而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和思考以触发这一临界点,便是硬科幻文学的使命所在。
从文化背景上来说,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与西方社会不同,直接从农耕社会进入到现代化社会,并未经历一个工业化的过程,这就导致大众普遍缺乏对工业化的认同感。加之“中庸之道”成为本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美国好莱坞作品中的“超级英雄”、“科技大国”等概念一旦被植入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中,难免显得违和感十足。
“局座”张召忠说过,美军有很多武器都是受科幻电影启发得来的,其实科幻电影的价值又何止于此。在看完《流浪地球》走出大厅时,听到一个走在前面的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追问木星在哪里,我们的太阳最终会不断膨胀吞没地球吗?能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想象力的种子,这才是科幻电影的价值体现。一个只会流连历史却没有想象力的民族注定没有前途,只有对未来充满好奇,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
从我的观影体验看,《流浪地球》在电影特效方面远超预期,情节丝丝入扣,并带有不少接地气的本土元素,至少让我几乎忘记了小说里的平铺直叙。就像大刘本人所言,完全忠实于原著情节的话几乎很难拍出好的作品,联想到“跳票王”《三体》电影,我希望也能在情节上有所创新。当然,我始终认为《三体》系列的后两部《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才更适合被搬上银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