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这是一个自古流传的难题,古今中外的先贤们都有各自的秘诀,但总有一些秘诀是相通的,适合普罗大众的。
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艾萨克·瓦茨在他所著的《构建底层逻辑》一书中,也提到了他对于学习的看法。
“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帮助你事半功倍。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57c18c29849a1398.jpg)
一、学习与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指出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一味读书从不思考,则会陷入迷茫;而一味空想不去学习钻研,则如同沙上建塔,终是一无所得。
德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李比希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带刺激性气味的深褐色液体,但他简单地断定这种物质是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氯化碘,信心十足地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就此揭过。
几年后,法国青年化学家波拉德在海藻提碘的实验中,同样发现了一种有着刺激性气味的深褐色液体,他并没有理所当然地给这种液体下定义,而是反复试验、深入钻研,最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溴。
大意失溴的李比希是能力不够吗?并不是,他只是缺少了一点深入思考而已,如果他能更进一步地去思考验证,那么也就不会和新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了。
无论学习也好,研究也好,都需要多一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地学有所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778baf4e7ffcd029.jpg)
二、天赋与学习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
就如爱因斯坦所说:“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但往往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1%的灵感就是天赋,一个缺乏天赋的人,在不断的努力下,大多也能收获不错的成绩,但要想成为天才般的存在,显然光靠努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有那么一点天赋。
但光有天赋,一味仰仗自己的天赋,而不肯努力的人,同样也不能登上人生的巅峰。
就如艾萨克在书中所说:“不要过分依赖聪明的天分。仅仅依靠天分,就没有学习和实践的动力,长此以往,永远不会成为知识渊博、富有智慧的人。”
天赋这种先天赐予的机缘,不见得每个人都有,但努力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
无论天赋高低,只要肯付出努力,即便不能站在顶端,也总能穿过荆棘越过高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36d68bea69330e81.jpg)
三、兴趣与好问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近年来的课堂变化,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兴趣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前提下,当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之后,就能自主地去完成学习,在其中体会到纯粹的乐趣。
而在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这种满足感将进一步提升学习者的愉悦程度。
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可能也有着我们未曾发现的奥妙,保持着好问的精神,不断追问,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发现新的乐趣和收获。
如果你处在这样一种学习状态下,毫无疑问,学习于你,就犹如娱乐一样让你身心愉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8701f48cf0e1793e.jpg)
《构建底层逻辑》是艾萨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他二十多年思考的结晶。
书中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构建底层逻辑、改善思维和思想的系统方法。20条实现思维跃升的实用法则,每一条都清晰、具体、易操作,如果你也想有所改变,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76824/67c226d67dfae0d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