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每天八节课轮番轰炸,各门功课作业滚滚而来,老师焦虑,学生焦躁。最后一节作文辅导课,怎么上?还是青春语文指点迷津,“广泛勾连,精粹提炼,人文借语用,语文为人生”,我们的课堂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然后回溯语文教材。
18日的朋友圈被一个微视频《啥是佩奇》刷屏了,《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看完这个视频,灵光乍现,下午的材料作文辅导课有料了。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孩儿们,最近复习累了哦。
生:我的脸都是痘。
生:我的头发掉光了。(底下一阵哄笑)
师:可怜的娃,不过老舍先生说过,考不死就是神了,好好努力就可以成考神了。各位考神们,语文考试,你觉得最没有把握的是什么题目?
生:怕写作文呗,尤其是最近的材料作文,每次都让我欲哭无泪。
底下一片哀嚎。
师:看来大家都被材料作文折磨死了哈。其实不仅仅是材料作文,只要说到考场作文,都是畏手畏脚的,有些同学甚至还去专门的辅导机构里进行写作的辅导,效果也甚微,其实写作没那么难,有时身边的一个小视频都可以教你写好作文。不信,我们先来看看昨天刷爆朋友圈的一个小视频。
二、看视频,说故事。
视频播放
被刷爆朋友圈的《#啥是佩奇#》小视频, 没看过的赶紧欣赏一下!
学生看得入迷,暗笑阵阵。
师:看得可欢了,那么这个片子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 讲了一个李玉宝为孙子全村寻找“佩奇”的故事。
师:概括得真精准。这个故事为啥拍的呢?
生:临近过年,中国人的传统,团圆!

师:这个大主题你领悟得不错。视频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有被戳到了泪点?除了这个视频还有一个目的,谁知道?
生:我知道,马上过年有个电影叫《小猪佩奇过大年》,感觉这个片子是一个宣传片,目的么就是为了让大家春节走进影院看这部电影。
师:果然是个资深影迷,日常泡电影院的成果不错。你说得很对,大家看视频的结尾,一张大字报似的贴在视频的结尾。这个宣传片播出后迅速形成病毒式传播,估计有很多人都想跑进影院去看电影了。

三、赏视频,学写法。
师:这个视频带来了笑点,也拥有泪点,更有卖点,老师觉得它还是一篇极好的立体版的考场作文。我们再看一遍,用写作的手法来欣赏一下这个视频,说说它在写作上给你的启发。
生看视频,然后讨论交流一会儿。
生:我发现这个视频的点题意识非常好哈。“啥是佩奇”是标题,可是这个句子在视频中反复被提起,贯穿全文,太棒了。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写法,最近我们做了一篇短文阅读教《你要做什么?》是不是很相似?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文章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个方法,还记得吗?
生思考。
师:我提示一下,跟一只鸽子有关。
生:《明天不封阳台》。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
师:这种把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线索的写法可以让文章结构清晰,还能起到回环往复,层层递进的效果。
我们继续来说发现。
生:上次我的作文被扣了20分,心都要碎了。(底下也是哀嚎一片)后来您帮我分析了,就是写了半天都没有体现所谓的核心立意。这个短片就做得非常棒,第一它的核心立意就是大年初一要去看佩奇。刚才老师也说了,它的结尾定格在一个大红的标语上“大年初一不收礼,全家进城看佩奇”。你看多醒目,红底白字,一目了然。我后面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师:聪明,大家都知道,作文的阅卷工作非常特殊,老师们要在短时间看完你的作文,不可能像平时那样仔细去品味你的作文,哪个都像陆老师那样拿着放大镜去找你的优点哈。(一片笑声)所以,一定要在结尾处醒目地表达你的情意,而且这个结尾还借鉴了一个广告。
生齐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师:你看耳熟能详,我们有些女生写的那些个结尾,要么太魔幻,要么太轻飘,语言是漂亮,可是却难以抓到要点,很容易被人感觉没有写明立意。继续说发现。
生:这个短片的选材特别接地气。你看,马上过年了,中国人最忙的春运要来了,还有咱们过年不就是图个团圆么,在这个时节选这个素材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啊。
师:所以我们的选材也要接地气对吧,不要整天写那些幻想中的东西。
生:我再补充选材啊,你看这个主角是位老爷爷,演得真好(师补充这位是纯素人,不是演员),那就是本色表现,写作时就要真实,才动人啊。还有哦,这个素材反映社会问题,留守老人与时代的隔阂。小猪佩奇,我们都知道,可是这位爷爷是兜兜转转了多少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啊。最后做的还是鼓风机自制版“佩奇”。想来这也是能戳中泪点的原因吧。
生:这个爷爷也是线索啊,不过我还发现这个视频中还有一天物线——手机。从老手机到新手机,也反映了时代社会问题,新与旧的交替,这位爷爷最后还是用上了新手机,代表他也是能够跟这个时代融合的。新与旧,老与小,最后都进了电影院,一家人和谐地在一起了。
师:厉害!从天线版的手机到触屏的智能手机,从孤独的背影,到一家人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不知不觉视频的主题也升华了,我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体现了,背背看属于哪一个?
生齐背,然后一起叫了起来——“和谐”!
师:大家说到立意,选材上的启发,那么写作手法上还有什么好处呢?
生:环境描写,开头是一篇群山,老爷爷一个人孤独的背影在大山里多么苍凉,环境描写能渲染气氛,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能衬托人物的品质……
师:哈哈,复习得真到位。环境描写真是个好东西,大家都记住了吗?
生:侧面烘托法,比如你看玉宝爷爷在广播室的问题出来后,不拍人物的反映,却拍了狗叫,羊叫和驴叫,其实翻译出来的话,我猜可能是“啥是佩奇”。
又是一片笑声。
师:你可真逗,动物语言都被你听懂了。不过,说的很对,有时我们可以借景借物来言它意,这是侧面烘托。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视频分几个层次啊?详略的安排
生:首先是打电话,引出“什么是佩奇”这里是略写,接着是“找寻佩奇”这里是详写,最后是解决了问题,这是略详。
师:这个发现不错,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生:为主题服务,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佩奇,特别是老人家,那么人们也可以去看电影,同时这找寻的过程也可以把老爷爷那种特别想为孙子准备好这份礼物的拳拳之心表现出来。
师:对了,为人物服务。除了这个详略能做到,还有什么写法也可以?
生:生动的细节描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人家查字典的时候,他的动作和语言,都特别有趣。
师:还有哪里给了特写?
生:老人家在山里打电话的那一幕,他一个人在山路上走的时候,背景的颜色,都是很暗的。看得出人物心情的失落。
生:还有最后那个亮相的鼓风机版的粉粉的佩奇,那是结局,必须要亮瞎所有人的眼。
师:观察得真仔细,说得有意思,那么我们写作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让别人一看你的文章就感觉看电影似的,一幕一幕在眼前上演。
生:这就是老师你说的要把人物放在情境中来写对吧。
师:聪明!能具体举一个例子吗?
生:比如那个下棋的场景,那位下棋的人慢慢地说话方式,还有最后那个唢呐声,以及他跟老三媳妇对话时,人物都是边做事,边说话的,是一个典型的生活情境。
四、说写法,考好试
师: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这么会说,写应该没有问题了吧。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这部微视频教给我们考场写作技能。
屏显:
紧扣立意选好材,真实生活真挚情。
时令特色家国情,社会问题聚焦点。
题目设疑贯全文,层层递进趣味多。
人物特写有情境,侧面烘托效果好。
卒章显志再升华,含泪微笑卖点佳。
跟着视频学写作,考场亦能得高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