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明夷》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精彩的书,虽然不大好分门别类。应该说有武侠,也有历史吧。相比前作《天行健》,我个人认为《地火明夷》更精彩。天行健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当后来故事展开后,就越来越难把控全局。而《地火明夷》规避了这个问题。
从描写上来看,可以划入武侠。打斗的描写占了很大篇幅,描写也很细致入微。不仅有冲锋陷阵的马上战斗,也有传统武侠的打斗。但是与武侠中的万人敌相比,燕垒生笔下的人物,武功再高,也不过一人能战数人尔。如果说是科幻,固然有读心术之类的,还好,也不算很离奇。
我觉得,更接近于历史,尽管这是虚构的历史,但是你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与历史想吻合的地方。这是一个故事,但是,是个好故事。相比架空小说和历史小说,燕垒生构建了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或者说,整个故事脉络与格局,是和中国历史有贴切之处。
在此,推荐这本书。建议先读完天行健再来读地火明夷。单纯看地火明夷倒是也不存在阅读障碍,但是体会不到那种感觉,就是看着《地火明夷》中的人物,想起天行健的人物,有种穿越的感觉。此外,有篇叫做《星海》的番外篇(我不确定名字记得对不对,网上能找到),是承上启下的。
共和国南北分立,大统制解散议会。南方五羊城(简直是广州的真实写照)打出了再造共和的旗号。稍微有点历史常识,都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特殊时期,袁世凯时期先后爆发的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倘若仔细去品味,能感觉到文中各个省和各座名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然而非说某个城池就是哪座城市的投影,未免牵强。在此不提。
而关于共和国的内容,一方面,改善民生,起码名义上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另一方面,修改历史,塑造领袖崇拜。先是天下之土人人共有,而后又全部收为国家所有。这些做法,不好多说。请君自行感受。
以下内容有剧透
故事以郑司楚、陆明夷、薛庭轩三位少年为线索进行,虽然花在他们身上的笔墨并非占到了三分之一强,但是故事基本可以解读为从这三位展开。
郑司楚,郑昭养子,生父楚休红(我特地去看天行健,不得不说这偷情描写的有点太含蓄)。可以说继承了生父和养父的优点,在军事和武功方面与生父一脉相承。而在智谋上,则有郑昭风范。是南方再造共和的核心人物。后娶共和国三帅邓沧澜养女傅雁容为妻。然而,郑司楚生父楚休红优柔寡断,养父郑昭虽善谋,本质还是文人风范。郑司楚也无法是一统江山的人物。
薛庭轩,五德营新一代领军人物。前半段戏份较足。看得我感动十足。从一个国家元帅角度出发,楚休红有大将风范。但是对于残军的残军,只有薛庭轩这样不择手段的人,才能立足生存。他用死间,不惜杀自己人,对于敌人也是赶尽杀绝。正是这样的人物,在南北对峙之际,从西北草原重返中原,惜败陆明夷之手。此后再无音讯(个人感觉作者对此处理过于简单)
陆明夷,起初设定为陆经渔的遗腹子,后来时间有点对不上。反正也解释清楚了。此人出身平民,相对于上述两位,陆明夷只能更多靠自己一刀一枪拼杀。虽然能借着陆经渔之子的身份便宜行事,但更多的,还是自身努力。陆明夷,个人能力毋庸置疑,为人义气,好用计谋,胆大心细。而最重要的一点,野心之大,和大统制可以相提并论了。
共和十九年九月,时共和国第一元帅丁亨利与大统制(即南武公子)发生争执,丁亨利出走。上将军毕炜奉命追杀。任务完成后继续西征,讨伐五德营残部。
注:天行健的末尾五德营攻打帝都,试图救出大帅楚休红,未果。此役五位统领中,廉百策,杨易,钱文义等三位统领战死。曹闻道和陈忠率残军撤退到朗月省。《星海》中写到,约共和十七年,共和军远征朗月,此役,曹闻道战死。陈忠率队退到了草原之上,试图站住脚跟。
毕炜此番远征不力,却是三位少年首次交锋。薛庭轩是五德营新一代领袖,虽然只能单臂使枪,但是武功高强心狠手辣,简直枭雄本色。单挑毕炜获胜,而战败的毕炜被大头兵陆明夷所救。行军参谋郑司楚突袭楚都城,诈城被陈忠识破,铩羽而归。
薛庭轩获胜后在草原部落中日益崛起,他手中枪杆子硬,利用两大部落之间的矛盾,从中获益。并且击败了共和国第二次远征。经过苦心经营,成为草原霸主。
而郑司楚名义上的父亲,国务卿郑昭,也与大统制发生矛盾。一家三口几经风波得以出逃至五羊城。五羊城竖起再造共和的旗帜,成立再造共和元老会,顶峰时期占据南方九省,几乎与北方共和划江而治。期间双方多次交锋,各有胜负。但总体而言,北方实力还是占优(这一点和北洋时期有点相似)。
战争持续多年,双方老一辈的将领逐渐凋零,邓沧澜这位最后的前帝国将领,也败在弟子手上。而战争也促进了科技进步,双方越打越烈。南方情况危机之际,大统制被暗杀,得以喘息。值此危机之时,南北有识之士达成共识,再造帝国…… 嗯,类似于君主立宪制。全剧终。
夸奖的语言,不用太多,此书精品。作为续作,更胜前作。
说说个人感触
1:薛庭轩的五德营阵营结局过于草率。作为旧势力,消退是必然的。但是在地火明夷一书中,薛庭轩前期笔墨颇多,后来则悄无声息。固然东进失利,但未尝没有再崛起的可能,草草收尾。略感遗憾。
2 和前作的类似之处,一个政权,往往最后的崩塌都是来自内部的。《天行健》中,帝国军和共和军激战之际,水军团邓沧澜与火军团毕炜反叛,偷袭帝都得手。地军团五德营孤立无援,被迫投降。而在《地火明夷》之中,北军固然危急,南军已经快到弹尽粮绝的地步。倘若以邓沧澜继任者傅雁书的战略,几乎可以一战而定。掌握昌都军区的陆明夷在关键时刻,异军突起,夺得最高权杖。
3 我感觉到的一点,书中从帝国到共和再到帝国,究竟是历史开了倒车,还是世事本就反复。这个问题,无论是书中还是现实中都是存在的。这个话题要是深究下去,就永无止境了。个人揣测,作者也是对此有所思考。而作为当代人,我觉得有个要更正的历史观,就是关于共和制度。帝制固然弊病繁多,而共和也非尽善尽美。古罗马便有共和国,大英帝国至今也是君主立宪制。
4 一部好的小说,需要一个好的背景。换句话说,需要构筑一个世界。相比架空小说,或者在历史的基础上杜撰。我觉得《天行健》与《地火明夷》的背景,更真实。
总体而言,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2017·10·1
于福建泉州
2017年读的第98本书
祝国庆快乐,愿祖国繁荣昌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