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小长假,天气晴好,和家前往泰山,去之前,做了一些功课,知道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泰山有五岳之首之称,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 ,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走近泰山,被它的险峻震撼了,山峰延绵起伏,或郁郁葱葱的松树,或险峻的岩石林立。在泰山面前,感觉自己的渺小,造物主的神奇,可是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激励着我,不由得向泰山出发。
考虑一下自己的实力,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徒步登山可能不现实,于是选择坐车上山,第二天看完日出徒步下山。于是我们做坐观光车到中天门,再坐缆车到达南天门,观光车盘旋上山,时而左倾时而右斜,车外万丈深渊,好是害怕,到达中天门,大家直夸司机师傅技术高。最胆战心惊的是坐上缆车,上下晃悠,往四周看,满眼是逶迤的山峰,白云在脚下散步,山涧看不到底,更是胆战心惊 ,终于到达南天门,松了一口气,稍作停歇,欣赏一会夕阳,补充一下能量,就向上走,夜色渐浓,给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向远处眺望,万家灯火璀璨,一派祥和气象。气温渐低,怕难抵寒气,随工作人员的意,到房间里休息。接近三点,工作人员就喊:起床了,看日出了,去晚了没地方。于是匆忙收拾物品,到水龙头洗了个脸,就往外走。外面到处是躺着的、坐着的、走着的大人小孩。接到孩子电话:顶上人太多,不要上去了。(原来他们早就去占位置了)我想,到了泰山不登顶,太遗憾,于是顺着人流往上走,终于来到了玉皇顶,在拥挤的人丛中找个地方坐下来,人越来越多,开始还有一条过道,,后来就只有在人缝中插脚了。就这样终于等到即将日出的时刻,大家都站了起来,等待日出时刻。先是东方有点亮了,有点红了,先是暗红,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红,东方的地平线上好像筑起了一道红墙,这红墙的光芒越来越亮,好像在准备着什么,不一会儿,地平线上出现了红红的伏线,伏线越来越大,露出了太阳的半个红脸,一跳一跳,好像在奋力向上,耐心的等待,太阳终于跳出了地平线,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天空,照亮了四野,照亮了万物,红墙淹没在光芒中,天就这样亮了。
看完日出,就准备下山了,沿着窄窄的台阶,在军人小伙的指挥下,缓慢的向下移动,连拍照的机会都没有。就这样来到南天门,向十八盘进发,从上往下望,只看到台阶上的人头在晃动,上面的人好像踩在下面的人的肩膀上,等到看到十八盘石碑,再回头望去,台阶陡峭,像一架云梯在空中晃悠,怪不得有句俗语:登泰山,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要不是人多,自己还真不敢下来。
在中天门,就可以坐观光车下山了,不过错过了一天门和许多沿途的风景,为了不留遗憾,我们选择徒步,可是走着走着,膝盖越来越不听使唤,好像不是自己的了,于是寻求帮助,让家人拉着,又借助拐杖,走走歇歇,歇歇走走,终于来到了一天门,虽然很累,但还是很高兴的。
泰山的逶迤让人望而生畏,泰山的文化让人心生向往,真的感觉“五岳归来不看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