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2-16

2021-02-16

作者: 飞鸟逐溪 | 来源:发表于2021-02-18 22:03 被阅读0次

第六章

1. 言语行为的本质是什么?

言语行为的本质就是交际者通过话语来传达交际目的或意图。

2. 如何理解言语行为的三个不同层次?

以言指事行为:言语表述行为,指说话人说出有特定意义和指称的、可以为他人理解的话语的行为。

以言行事行为:施为行为,与说话人的意图有关,指说话人通过话语实施特定的交际目的或达到特定交际功能的行为。

以言成事行为指话语表达的效果,往往依赖于语境。

个人理解:说了什么话,用说话完成了某事,因为说的话产生了额外的结果。

3. 言语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

根据施为动词分类:裁决类、行使类、承诺类、阐述类、表态类

以行事行为/施为行为分类:表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情类、宣告类

4. 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就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表达真实施为用意的行为。

个人理解:中国人比较常用的委婉说话。

5. 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使用间接言语行为?

6. 什么是从属性言语行为?常见的从属性言语行为有哪些?

从属性言语行为:解释说话的原因。

常见的从属性言语行为:说明原因或理由、扩展和解除戒备

7. 开展言语行为教学,需要关注哪些内容?

首先,在对某一特定的言语行为进行教学时,我们要尽可能全面地介绍可以用来实施它的语用——语言形式。

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学生比较不同语用——语言形式之间礼貌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向学生强调语境的重要性。

与上一点密切相关的是,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识别间接言语行为。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帮助学生识别和使用规约性的言语行为。‘

我们还应向学生强调相同的语言形式可以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

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中言语行为实施时的语用差异。

我们还要培养学生识别扩展的言语行为的能力。

8. 言语行为的教学,有哪些常见手段?

通过语料展示帮助学生认识言语行为的文化属性。

通过突出元语用指示帮助学生建立形式——功能——语境链接。

通过输入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形式——功能——语境链接

通过输出练习帮助学生检验、夯实言语行为习得效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2-1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fv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