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在春节期间登上了互联网,让只能宅在家里的人儿有机会一睹风采,徐氏的幽默和囧态并没有让观察失望,一直很赞。
可能是职业病吧,一场电影下来,想找出一些跟育儿相关的问题,电影中伊万与妈妈卢小花的关系并不是特别融洽。伊万对妈妈的感受是害怕,烦,听不进他的话。对于妈妈来说,伊万大了不听话了,不理自己了。
母子关系的展现,在戏中有非常清楚了铺垫和前提的,可以说徐对细节的把握和对人性、生活的融通很到位。这种关系及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是那么相似,那么的真实啊。
这种关系的出现还得从母亲的做法开始说,也是我想说的育儿的两宗罪。其一是控制欲太强;其二自私,自作主张,完全不理会他人的想法。
控制欲太强,这点从一开始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在火车上,伊万该吃什么,喝什么,什么时候吃什么,都有严格的控制。伊万的表现也很真实,压抑、烦、想逃离。
每一个被父母控制的人应该都有的想法,如果你的孩子想逃避你,烦你,可能得想想是不是因为你的控制欲太强了。
从剧情中表现出来,卢小红不仅这样控制自己的儿子,也控制着丈夫,最终的结果是家庭不幸福了。
说到控制欲,许多人会说他也不想,但是做不到啊。那怎么办?
首先接受孩子从不会到会,再到做得完美是一个过程,是学习的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做好的;其次是对自己目标设定和结果的接受心态,接纳不好的结果,而不是焦虑和难受;再次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给自己设置目标,这些目标对象不是孩子,是自己。
自私,这点在开头也交待了,在没有交待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出发,而且把儿子的护照也带上,这种随心所欲的作为,完全不讲道理的。
最经典是母子吵架那段,可以看到卢小花完全没有听儿子在说什么,吵完之后下火车再次表现出随心所欲、不讲道理。
怎么还表现在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要个孙子,直接干预儿子与儿媳的关系和日常。
这点跟身边许多人是不是也很相似呢,是啊,许多家长逼着孩子上这个培训班,补这个课,目的不是害怕孩子落后吗?真实的目的是害怕自己的想法没有达到吧。
逼着孩子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难道不是一种怎么的表现吗?
这点最难了,很难改变”我想的就是对的“这个观念,很难反对自己的观点。比如多吃蔬菜就是对孩子好,坚决不让孩子吃太多其它的,在家长心里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完全听不进孩子真实的需求。
在实习班也是,家长认为应该要学个舞蹈,要学个美术班,也有可能孩子只是一时兴趣想学,就各种报,然后逼着去学习。
我们是否真的知道孩子兴趣在哪?他的材在哪?并没有,只是家长的想法而已。既然如此,怎样做到,不妨多倾听,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