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学习总结||手绘思维导图也能高效
朱致静
用思维导图10几年了,有一定功力了,还需要这样折腾吗?
几千公里,来回6个小时,周末2天,学费大几千?值得吗?
出发时,念头萦绕。
返回后,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值,学就要专业;做就要最好;再者团队还可以聚会”
画面延伸:
(画面一):目标
虽有疑问,但既然决定了,还是要有目标,目标是什么,本次周末课程目标有3个:
1. 突破手绘:玩思维导图很多年,但是一直以来主打的是电脑工具,推崇的是高效,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短板,手绘很弱,弱到有客户照过来,不敢接客。本次我的目标就是要突破手绘。
2. 提升能力:我缺什么能力呢?想来想去思维导图还有欠缺,授课还可以去观摩其他人,内化为己用;
3. 获得证书:证书是这周末必须拿到的;

目标定下后,心安静了,做下决定,清零、快速清零,必须尽可能吸纳养分。
(画面二):我的收获
差点迟到,忐忑不安中,热情环绕,氛围不错,签到,走到自己小组,提醒自己继续清零。
1. 别具一格破冰:自作铭牌,我也常用,不神奇;但是接下来的破冰打动我了,一桌一副扑克牌,好奇中,选择了3张感兴趣的扑克牌,有什么用呢?声音响起“小组轮流解读每张扑克代表的意思,每组投票选出最具代表的三张牌上过台分享”。喔。。。这是要挖掘内心背后的想法,了解学员基础。果然,每个人的解读都很精彩,从解读中,我们彼此了解了对方,老师也因此了解我们大家,同时通过点评,让我们一下觉得这老师有料。
2. 收获3+3张作业:老师没有照本宣科,采取了简单文字讲解,就开始实践的方式,让我们在应用中学习思维导图。2天1夜,是我这辈子画过最多的手绘思维导图。收获了3张自绘小图,3张集体创作的大图。6张导图中,3张自绘小图感受最深刻,我以小白的心态去用心体会,悉心制作,3张大图,我目不转睛,盯着组内三位大神的手法,想从中获得一点仙气。有意思的是,老师的作业基本上是一张小图、一张大图,这就给我了偷师、实践的循环学习机会,回头看6张作业,收获满满。

3. 完善导图体系:在6张作业中,进一步完善了“思维导图的2核心、3图、3结构、4要素、5规则、6步骤以及神奇的Bois大法”。

4. 初步突破心里障碍:回程看着6张导图,特别是3张小图,我有一种沾沾自喜,更有一种爱因斯坦式的“老师,我的图一张比一张好”,也因为这种密集的练习加指导,我打破自己的心里障碍,终于可以画,也敢画了。
5. 初步知道手绘方向:不断反省整个过程,各位大神图片用简笔画,图源找百度,线条要有流线感;过程中我想到,当我要配图、配色的时候的步骤,有点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
6. 明晰未来方向:我的思维导图之路,终于走到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手绘与工具绘融合,凸显结构与逻辑”,这就是未来我要走的路。
(画面三):经验教训
画大图的时候,由于担心拖累团队,我更多是以提供思路为主,没有操刀画哪怕一个分支,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改正过来。
最后感谢兰德老师的精彩授课、感谢小助手的悉心接待与安排、感谢职加速团队所有伙伴、感谢小组伙伴、同样远道而来的小际老师、感谢介绍课程的瑞敏老师,谢谢所有伙伴。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