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琅琊榜》第一部(以下简称《琅琊榜1》)开播后,好评如潮,追剧追到半夜,从不购买网络会员的我,第一次为追剧买了会员。
的剧情里,不着痕迹的伏笔、若隐若现的引线、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答案,层层递进,情节发展急缓张弛相得益彰,让人看着情绪跌宕,留恋不舍。
似乎近半个世纪,论古装武侠电视剧也只有看金庸小说改变的电视剧才有这样的酣畅淋漓。
《琅琊榜1》的历史画卷里,有江湖的率性洒脱、飘渺若仙,也有宫廷的拨弄权谋、同根相煎,更有守疆卫土、家国情怀。
更为重要的是主角梅长苏稳坐茶阁主动出击,目标明确,一人操盘在金陵城搅动一池春水,让大梁朝堂波涛暗涌,而这正是整部剧的主线,从始至终串联着所有的人物和事件。
2
《琅琊榜之风气长林》(以下简称《琅琊榜2》)在开播前,主演定妆就开始预热宣传,可见创作团队对参演阵容自信满满。黄晓明、刘浩然、佟丽娅、张慧雯、孙淳、梅婷、张博、郭京飞、毕彦君、刘钧等等。
简直亮瞎眼,小鲜肉、实力派,应有尽有。
更有孔笙、李雪这样功力深厚的导演,为演员的表演加分不少,张力十足。
有一场戏给我印象很深。萧平旌拒领诏书发兵北燕,回金陵后老王爷萧庭生协同萧平旌朝堂迎战大臣发难。
萧庭生话语极少,但字字珠玑,对于大臣枉指长林王府居功自傲、抗旨不遵,他没有为儿子和自己辩护,甚至可以为了不让陛下不生忧惧甘愿退出长林铁骑。他来朝堂面对百官,只不过是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一腔肺腑忠言告诉不及弱冠的小皇帝为君之道——为君不只是制衡朝堂,更要稳住自己的一颗赤心,胸怀万民。言辞不多却正气凛然。
孙淳的表演情绪坚定稳健,语速时急时缓,每一句话点到即止,恰到好处,把一个亦亲亦臣的王叔演绎地极其到位。
剧里像这样让人倒带重看的场景为数不少,但为什么这部剧没能延续上一部万人空巷的成绩呢?因为它缺少了一部剧最重要的元素——贯穿始终的主线。
剧集从一开始就是黄晓明饰演的萧平章战场受困(有模仿《琅琊榜1》梅岭之战的嫌疑),接下来的几集都是在查办造成这场战争困局的罪魁祸首(长林王府打怪第一关),然后引出宫廷上师濮阳缨(打怪第二关),最后是莱阳侯萧元启(大boss)。整个过程无不是在彰显长林王府各位主咖的韬略、智慧和仁德之心。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一路打怪,谁也不知道长林王府打通关是为了什么?似乎只是不想被动挨打,助力大梁皇帝稳固江山而已。
长林王府的所有行动都是在对立方出剑之后,被迫接招,然后一路逆境重生,完成人臣使命。
而且反派的三方“主帅”目的各不相同,使得主角长林萧氏的行动成断裂状,不连贯。
我们对比《琅琊榜1》来看,梅长苏也是一路“打怪”——谢玉——誉王——夏江,最后对战大梁皇帝,达到自己最初来金陵城为赤焰军平反的计划。主角梅长苏在对战各关主咖的同时,自己的欲望主线一直在向前发展,而这条主线最终的胜利果实于观众而言就像诱引驴子不断向前走的胡萝卜。所以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而《琅琊榜2》里根本不存在那杯胜利的果实,那观众眼里也就没有了胡萝卜。
3
除了主角没有自己的欲望主线外,该剧还有一个败笔,就是主要的人物性格、境遇都过于简单,不够纠结。
先说老王爷萧庭生,掖幽庭出生长大,被靖王收养,名师指教,征战沙场,辅佐皇弟,从无二心。
萧平章几乎是萧庭生的复制品,境遇,成长,秉性几乎一样,只不过从皇宫换成了王府。
萧平旌,自小生活优渥,身份显赫,父兄护佑,而且本人还性格明朗,豁达宽宥,好学上进,聪慧过人,文武俱佳。还能再完美吗?我也是醉了。
大梁的大小皇帝几乎是打酱油的,几乎没有任何人性特点。
反派濮阳缨倒是一味地坏,坏到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
倒是萧元启算是有过几分纠结,可以看到内心的挣扎,莫非他才是主角?莫非他不仅要抢皇帝龙椅还要抢主角位置?
故事里的人物,如果没有了自我挣扎纠结,就如同纸片人,也就没有了张力,面对困境时的选择一目了然,也就吊不起观众的胃口。
4
无论何时,一个故事,主线都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就像发动机之于汽车,CPU之于电脑,主题之于文章,思想之于人,就算其他配置再高端,核心技术不到位,都是白费,扬不起帆,也越不过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