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多久没阅读了?
回忆起来,是很久远的故事。就像上学时早上会坚持喝一杯牛奶,大人说健脑,能天天向上。那么一点闲暇时间,都会迫不及待的掏出一本课外读物。那时候阅读于我,是新鲜、是一切美好。
所以,阅读是什么?
任性地访古游今,曾遇见一些人,静听他们的叙述,全身器官都跟着跳动,开心的、忧伤的、期望的、失落的,也会平添一些悲春的色彩,也会学着记录心中的小雀跃。
也许是阅读偏好,使得少女情怀殆尽时,阅读也静止了。后来也会读书,为了某方面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一丝自我安慰。读书是可以抚平焦虑的,但所看内容并未留下印迹,仅仅是给时间蒙上一层纱,再肆无忌惮地游戏着。
所以彭小六的出现,于我这样一类人来说,彷佛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同而为人,同而奔波,但他慢慢清醒了。
《让未来现在就来》这本书,没有炖鸡汤,很实战,又像聊天,不枯燥。两天时间看完,彭大哥这几年过得不简单,很疯狂,像是打磨了一块磁石,亮闪闪的吸金。不能对作者予以太多个人评价,如果言语不当,一定是因为羡慕。
知识的海洋,围绕着一圈沙滩,矗立着数不胜数的门。我徘徊了许多年,偶尔听见海浪声,却也欲进未进。彭大哥的书,和他那股蛮劲,狠狠地推了我一把。
他说:“还等什么,怕吗?不怕!我教你啊。”
于是强行拉着我跨进了一步,真的没那么难,真的很有趣。
原来仅仅阅读这个动作、这个选择,就藏着这么多的意思。我知道了主食阅读(生存需求的阅读)、美食阅读(思想需求的阅读)、蔬果阅读(工具需求的阅读)、甜点阅读(休闲需求的阅读)。这样一来,从读什么书变成了该怎么合理搭配饮食。虽然书中只是抛出了这个概念,并没有详述,但关于阅读的困难症,一下子病症清晰了,只需要对症下药即可。
书中第二个引我入胜的观点,即一、蛮荒时代——漫读书;二、农业时代——一周读一本书;三、工业时代——一天读一本书;四、信息时代——主题阅读;五、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建立知识体系。多形象,不仅能跨古跃今,对号入座,还能理出一条进阶之路。原来,我们还只是原始人。
最后,为之感动的是彭大哥的生命之花及2015年度计划,多么实诚的男人,储蓄2W都标出来了,让尔等一下子有了奋进的动力。
我很崇拜能管控得住自己的人,同处沪宁线上,希望经过2019年“自虐式享受”,能在2020年和彭大哥约一波,分享这一年的酣畅淋漓。
以此纪念2019年1月11日正式进入简书!
第一个flag:30周阅读打卡,一周一本书,我是小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