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件系统与IO(1)

文件系统与IO(1)

作者: DayDayUpppppp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6:22 被阅读0次

    以前上课的时候,学习操作系统的时候,关于文件系统和IO的这一部分就没有听得懂。好像那个时候在谈恋爱,逃~ 。后来,每次遇到这种的关于这类问题的时候,也是迷迷糊糊。google搜一个api手册,发现原理不是很明白,依然可以写代码。于是,这事就一直被拖着。研究生都快毕业了,本科的核心课程欠的债还没补上。

    这周末,天朗气清,打算把欠的债补一补。


    从应用层谈起

    先从read/wrtie函数说起。

    • 根据是否利用标准库缓存,分为缓冲IO和非缓冲IO。

    • 根据是否利用操作系统的页缓存,分为直接IO和间接IO。

    • 根据应用程序是否阻塞自身运行,分为阻塞 IO和非阻塞IO。

    • 根据是否等待响应结果,分为 I/O 分为同步和异步 IO。

    1. 缓冲IO和非缓冲IO
      这个区别是在于调用write和read的api是调用的是标准库的库函数,还是调用的操作系统层面的api。

      用Unbuffered I/O函数每次读写都要进内核,调一个系统调用比调一个用户空间的函数要慢很多,所以在用户空间开辟I/O缓冲区还是必要的,用C标准I/O库函数就比较方便,省去了自己管理I/O缓冲区的麻烦。

      用C标准I/O库函数要时刻注意I/O缓冲区和实际文件有可能不一致,在必要时需调用fflush(3)。

    2. 直接IO和间接IO

      • 直接 I/O,是指跳过操作系统的页缓存,直接跟文件系统交互来访问文件。
      • 非直接 I/O 正好相反,文件读写时,先要经过系统的页缓存,然后再由内核或额外的系统调用,真正写入磁盘。

      想要实现直接 I/O,需要你在系统调用中,指定 O_DIRECT 标志。如果没有设置过,默认的是非直接 I/O。

      间接IO-->操作系统页缓存-->文件系统;

      直接IO-->文件系统;

      不过要注意,直接 I/O、非直接 I/O,本质上还是和文件系统交互。如果是在数据库等场景中,你还会看到,跳过文件系统读写磁盘的情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裸 I/O。

      操作系统页缓存是个啥?todo

    3. 阻塞 IO和非阻塞IO

      所谓阻塞 I/O,是指应用程序执行 I/O 操作后,如果没有获得响应,就会阻塞当前线程,自然就不能执行其他任务。

      所谓非阻塞 I/O,是指应用程序执行 I/O 操作后,不会阻塞当前的线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的任务,随后再通过轮询或者事件通知的形式,获取调用的结果。

      比方说,访问管道或者网络套接字时,设置 O_NONBLOCK 标志,就表示用非阻塞方式访问;而如果不做任何设置,默认的就是阻塞访问。

    4. I/O 分为同步和异步 IO
      所谓同步 I/O,是指应用程序执行 I/O 操作后,要一直等到整个 I/O 完成后,才能获得 I/O 响应。

      所谓异步 I/O,是指应用程序执行 I/O 操作后,不用等待完成和完成后的响应,而是继续执行就可以。等到这次 I/O 完成后,响应会用事件通知的方式,告诉应用程序。

      举个例子,在操作文件时,如果你设置了 O_SYNC 或者 O_DSYNC 标志,就代表同步 I/O。如果设置了 O_DSYNC,就要等文件数据写入磁盘后,才能返回;而 O_SYNC,则是在 O_DSYNC 基础上,要求文件元数据也要写入磁盘后,才能返回。

      再比如,在访问管道或者网络套接字时,设置了 O_ASYNC 选项后,相应的 I/O 就是异步 I/O。这样,内核会再通过 SIGIO 或者 SIGPOLL,来通知进程文件是否可读写。


    从操作系统的层面谈起

    Linux 在各种文件系统实现上,又抽象了一层虚拟文件系统 VFS,它定义了一组,所有文件系统都支持的,数据结构和标准接口。这样,对应用程序来说,只需要跟 VFS 提供的统一接口交互,而不需要关注文件系统的具体实现。

    VFS 内部又通过目录项、索引节点、逻辑块以及超级块等数据结构,来管理文件。

    • 目录项,目录项是一个内存缓存,记录了文件的名字,以及文件与其他目录项之间的目录关系。

    • 逻辑块,是由连续磁盘扇区构成的最小读写单元,用来存储文件数据。

    • 超级块,用来记录文件系统整体的状态,如索引节点和逻辑块的使用情况等。
      超级块、索引节点和逻辑块,都是存储在磁盘中的持久化数据。

    这种图很好啊

    仔细分析之前,想问几个问题:

    1. 两个进程打开一个相同的文件,这两个进程是拥有同一份文件打开表吗?如果会的话,那么两个进程追加写的使用,写的偏移可以共享吗?

      答:
      不会。如上图所示,每个进程都有一张单独的文件打开表。

    2. 一个100G的文件和100个1G的文件,在磁盘上面,谁更加占用空间?

      答:
      100个小文件,会有100个inode,inode是存在磁盘上面的,所以,会占据空间。

    3. 一个文件对应一个inode吗?创建软硬链接,会影响inode的数量吗?

      答:
      todo

      在回到刚才上面的那张图,每个进程在PCB(Process Control Block)中都保存着一份文件描述符表,文件描述符就是这个表的索引,每个表项都有一个指向已打开文件的指针。

      在file结构体中维护File Status Flag(file结构体的成员f_flags)和当前读写位置(file结构体的成员f_pos)。在上图中,进程1和进程2都打开同一文件,但是对应不同的file结构体,因此可以有不同的File Status Flag和读写位置。

      file结构体中比较重要的成员还有f_count,表示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后面我们会讲到,dup、fork等系统调用会导致多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个file结构体,例如有fd1和fd2都引用同一个file结构体,那么它的引用计数就是2,当close(fd1)时并不会释放file结构体,而只是把引用计数减到1,如果再close(fd2),引用计数就会减到0同时释放file结构体,这才真的关闭了文件。

      每个file结构体都指向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体,这个结构体的成员都是函数指针,指向实现各种文件操作的内核函数。比如在用户程序中read一个文件描述符,read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然后找到这个文件描述符所指向的file结构体,找到file结构体所指向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调用它的read成员所指向的内核函数以完成用户请求。在用户程序中调用lseek、read、write、ioctl、open等函数,最终都由内核调用file_operations的各成员所指向的内核函数完成用户请求。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中的release成员用于完成用户程序的close请求,之所以叫release而不叫close是因为它不一定真的关闭文件,而是减少引用计数,只有引用计数减到0才关闭文件。对于同一个文件系统上打开的常规文件来说,read、write等文件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调用的函数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图中的三个打开文件的file结构体指向同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如果打开一个字符设备文件,那么它的read、write操作肯定和常规文件不一样,不是读写磁盘的数据块而是读写硬件设备,所以file结构体应该指向不同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其中的各种文件操作函数由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实现。

      每个file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dentry结构体的指针,“dentry”是directory entry(目录项)的缩写。我们传给open、stat等函数的参数的是一个路径,例如/home/akaedu/a,需要根据路径找到文件的inode。为了减少读盘次数,内核缓存了目录的树状结构,称为dentry cache,其中每个节点是一个dentry结构体,只要沿着路径各部分的dentry搜索即可,从根目录/找到home目录,然后找到akaedu目录,然后找到文件a。dentry cache只保存最近访问过的目录项,如果要找的目录项在cache中没有,就要从磁盘读到内存中。

      每个dentry结构体都有一个指针指向inode结构体。inode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inode读上来的信息。在上图的例子中,有两个dentry,分别表示/home/akaedu/a和/home/akaedu/b,它们都指向同一个inode,说明这两个文件互为硬链接。inode结构体中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inode读上来信息,例如所有者、文件大小、文件类型和权限位等。每个inode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inode_operations结构体的指针,后者也是一组函数指针指向一些完成文件目录操作的内核函数。和file_operations不同,inode_operations所指向的不是针对某一个文件进行操作的函数,而是影响文件和目录布局的函数,例如添加删除文件和目录、跟踪符号链接等等,属于同一文件系统的各inode结构体可以指向同一个inode_operations结构体。

      inode结构体有一个指向super_block结构体的指针。super_block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超级块读上来的信息,例如文件系统类型、块大小等。super_block结构体的s_root成员是一个指向dentry的指针,表示这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被mount到哪里,在上图的例子中这个分区被mount到/home目录下。

      file、dentry、inode、super_block这几个结构体组成了VFS的核心概念。对于ext2文件系统来说,在磁盘存储布局上也有inode和超级块的概念,所以很容易和VFS中的概念建立对应关系。而另外一些文件系统格式来自非UNIX系统(例如Windows的FAT32、NTFS),可能没有inode或超级块这样的概念,但为了能mount到Linux系统,也只好在驱动程序中硬凑一下,在Linux下看FAT32和NTFS分区会发现权限位是错的,所有文件都是rwxrwxrwx,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inode和权限位的概念,这是硬凑出来的。

    image.png
    从底层谈起

    机械磁盘的最小读写单位是扇区,一般大小为 512 字节。
    固态磁盘的最小读写单位是页,通常大小是 4KB、8KB。

    在上一节中,我也提到过,如果每次都读写 512 字节这么小的单位的话,效率很低。所以,文件系统会把连续的扇区或页,组成逻辑块,然后以逻辑块作为最小单元来管理数据。常见的逻辑块的大小是 4KB,也就是说,连续 8 个扇区,或者单独的一个页,都可以组成一个逻辑块。

    下图是一个磁盘分区格式化成ext2文件系统后的存储布局。

    image.png

    文件系统中存储的最小单位是块(Block),一个块究竟多大是在格式化时确定的,例如mke2fs的-b选项可以设定块大小为1024、2048或4096字节。而上图中启动块(Boot Block)的大小是确定的,就是1KB,启动块是由PC标准规定的,用来存储磁盘分区信息和启动信息,任何文件系统都不能使用启动块。启动块之后才是ext2文件系统的开始,ext2文件系统将整个分区划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块组(Block Group),每个块组都由以下部分组成。

    todo : https://www.kancloud.cn/wizardforcel/linux-c-book/134956


    参考
    1. 倪鹏飞 linux性能优化
    2. apue
    3. linux 一站式学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件系统与IO(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oy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