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368431/d76f67fb2088410b.jpg)
不管现在的事物已有多完美,多巴胺的座右铭是“想要更多”。
这段话出自于《贪婪的多巴胺》,其实关于多巴胺一词,我还是听的比较多的,但是之前对其了解也是仅限于百度,而在百度中出现最多的是说多巴胺可以使人快乐。
可是听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分泌多巴胺的确可以使人兴奋,但是快乐与其分泌没有关系。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谈恋爱的男女一想到和对方一起做什么事情,陷入浪漫的幻想时,他们的内心会是兴奋的,因为这个时候他们体内分泌了足够的多巴胺。可是一旦他们的关系确定为夫妻关系之后,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即使他们久别重逢,相见时很快乐,但是再也不会产生恋爱时期的那种兴奋了,因为他们已经不会分泌多巴胺了,这就是兴奋与快乐的区别。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泌多巴胺可以使人产生兴奋,的确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物极必反,所以我们必须要警觉一个问题,过多分泌多巴胺的危害性。那么,哪种情况下会让人分泌多巴胺呢?我觉得书中有一句话总结得非常好:魅力的秘密在于没有得到。
因为没有得到,所以念念不忘。倘若一个东西,你能确定得不到或者得到,那么事情就失去魅力。比如在手机上玩游戏,你一直输或一直赢,那么你对游戏的兴趣肯定会大大降低,而只有系统随机性的跟你分配好牌时你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其中。所以,越渴望得到的时候,我们越容易分泌多巴胺,我们也就更容易兴奋。
但是,我们的一生,人类的延续并不是靠兴奋进行下去的,因为我们兴奋的对象是那些没有得到的事物。换一句话说,我们兴奋的对象是未来,并不是当下,所以,书中描述多巴胺为预期分子。比如有人想一夜暴富,于是他花大量的钱来买彩票,而每次买彩票后就兴奋不已,尤其是开奖的时候,想着自己能够中奖。可是,哪有那么多幸运儿呢?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梦想着通过买彩票一夜暴富的人最后基本上都是梦碎了一地。倘若这些人能够即使醒悟,也算是浪子回头了,倘若还是一错再错,就又不知道会毁了多少人。
所以,过度的分泌多巴胺只会让我们脱离实际生活,这无疑是危险的。只是,我们只有立足于当下,才能真正做一些实事出来,才能真正意义上为社会做出贡献来。所以,控制多巴胺的就晓得尤为重要了,千万不能过犹不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