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状态最为自由。例如量子的迭加态,当没有意识,它可以遍布一定的空间,然而一旦加入意识,量子迅速从迭加态坍缩到确定态。确定态就是一个不自由的状态。
那意识和自由意志有什么关系呢?从本质上来讲,它们可能属于同一种力量。意识分你的意识和你之外的意识,自由意志分你的自由意志和你之外的自由意志。很多时候,一个人可以接受自己的自由意志限制自己的自由,却无法接受自己之外的自由意志,横加干涉自己的自由。
问题来了,一个人如何获得真正的绝对的自由呢?
首先声明,我是坚决反对绝对的自由的,也反对一个人去追求绝对的自由,追求自由就是追求无意识,无意识何来意义?无意义的事做它干什么,好好活着,就是我们要多做有意义的事。宇宙费尽周折,机缘巧合诞生出了意识,演化出了人类这种高等意识生物,正期待着人类有所作为,以避免宇宙无线膨胀的分崩离析亦或热寂,你竟然去追求无意识!真的是,无可理喻!
虽然如此,对于那些追求真正的绝对的自由的人,我还是要给出一个参考答案。
这份答案并不是来自欧美世界的自由主义,在欧美世界并无真正的自由。欧美世界所谓的自由,不过是在有限的群体自由意志的意识形态的选择中,使用个体的自由意志选择一个,来限制自己的自由罢了。这种自由,与一个囚徒即将被执行死刑时,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服毒而死,一个是自缢而死,并尊重他使用自由意志做出的选择,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别。
事实上,这份答案来自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佛教角色,观音菩萨。以下内容摘自得到APP的付费课程《熊逸•佛学50讲》里的一讲。
观音菩萨本名观世音菩萨,唐朝为了避李世民的讳,去掉世字,改成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个名字,叫观自在菩萨。这个“自在”,就是绝对的自由。
讲佛教的“自在”,首先要了解佛陀关于人的自由的见解,佛陀关于自由的见解与我大致相同。佛陀宣讲“缘起性空”的学说,这意味着任何人的人生都是不由自主的,在业力的作用下因缘和合,既无常,也无我。要想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遵照佛陀的教诲,以修行达解脱,而在解脱之后,或者说涅槃之后,你就能够获得绝对的自由。这种绝对的自由,就是“自在”。
观自在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也就是在深刻运用般若智慧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心思像一尘不染的明镜一样,看到五蕴的本质都是“空”。
“空”这个概念在前边讲过,而“五蕴”的“蕴”表示集合,“五蕴”就是五种集合。哪五种呢?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简单讲,一切物质形式和精神现象都是“蕴”,都是集合体。正因为都是集合体,所以变动不居,乍分乍和,没有自性,不由自主,这就是“空”。
如果你看到一座森林,你必须知道这是假象,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单数形式的东西,所谓一座森林,其实是由无数树木构成的集合体。
那么,一棵树总该是单个的东西吧?
当然不是,它是树叶、树枝和树干的集合体。
集合形式永远在变,这一刻的森林一定和下一刻的森林不同。
观自在菩萨看透了“五蕴皆空”的本质,于是“度一切苦厄”。这就是说,只有获得了般若智慧,看透五蕴的本质都是“空”,才能够教育众生,帮大家从现实生活这个苦海当中解脱出来,到达涅槃的彼岸。
那么,到达涅槃的彼岸之后,绝对的自由到底是怎么一种状态呢?你可以为所欲为吗?可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吗?不知道,这属于“十四无记”的范畴,也就是被佛陀悬置不论的问题之一。只是从理论上说,你会达到“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反面,既不受业力的束缚,也不再是因缘和合之下的聚散无常、不由自主。观自在菩萨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总结起来,这里的“自在”,就是跳出“缘起”,悟空行空,回归“性空”。既然一切皆空,便不应有所执念,放下一切执念,以达解脱境,是为涅槃。
在我看来,绝对的自由,那就是一种回归无意识的状态,解脱是解脱了,实在不值得提倡。当然,佛教的这种“自在”,是否另有所指,佛陀都悬置不论,我更无从得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