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三简理念,再介绍一下我开头说的“四无心法”。
先介绍一下什么叫“四无心法”。四个“无”分别是:“无知”、“无为”、“无惧”、“无欲”。为了更接近日常用语,我习惯把这四个“无”变成四个“不”,那就是:“不会”、“不管”、“不怕”、“不求”,这样说起来更好记更好理解。
四无心法,是我09年开始接触丁老师以来,在这几年的自然拍打实践和站桩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简便的教学方法。也是我这几年来一直落实到生活中的心法。我曾经一度把微信名改成“四傻行者”,并留签名:第一傻,啥都不会;第二傻,啥都不管;第三傻,啥都不怕;第四傻,啥都不求。
后来我发现,四无心法也与四智一一对应。
无知对应大圆镜智;
无为对应成所作智;
无惧对应妙观察智;
无欲对应平等性智。
首先,“无知”是“天真无知”,区别于“愚昧无知”。“无知”是离开任何知识的状态,也就是丁老师说的:去掉自己的认为、虚设的标准、固执的概念,只是一个“知道”。
天真无知,就只是保持一个单纯的知道而已,脱离任何的知识系统。这正是“大圆镜智”的充分体现。
但要避免“愚昧无知”,愚昧不是没有知识,还常常是满腹经纶,但却是知识的奴隶和传话筒而已。不了解“单纯的知”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做不到灵活和正确的使用知识,更像是背负文化垃圾的守尸鬼!
其二,“无为”是“热情无为”,区别于“冷漠无为”。“无为”是对“存在是一个整体”的信任感和自发表现。没有深刻的对“存在是一体”的体验,一个人很难做到真正的“无为”。打个比方:如果你感觉到自己不过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或一朵浪花,你还有要做点什么的想法吗?肯定不会!因为你心里很清楚,你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源自大海、来自这个整体,你的力量其实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你生于大海、死于大海,当你不把自己当回事,其实你就是大海,况且大海是超越生死和得失成败的!这就是成所作智,道家说的“无为而无不为”。丁师常说:别把自己当回事;人活着就是随缘了缘,如此而已!
但做人做事不要没有热情,因为活人是热的,死人才是冰冷的!要么不做,要做就全力以赴,充满热情!要么不与别人交往,要交往就掏心窝子的去交往!一个真实地活着的人,必定是不乏热情的。“冷漠无为”完全是一种误解,它根本不是无为,它实际上就是无能和可怜的自我感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