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盛和夫《心》
500多年前,中国有“阳明心学”;400多年前日本有“石门心学”,佛教禅宗有“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说法。稻盛和夫提出稻盛心学。如何提高心性?他的核心观点是“六项精进”
1.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 要谦虚,不要骄傲;
3. 要每天反省;
4. 活着,就要感谢;
5. 积善行,思利他;
6. 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稻盛说“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善意的动机引导事业走向成功。”这种观点有些类似于心理学原理的“心理投射”,如果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投射,可能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二、老爷子主张“宇宙中存在着推动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不断成长发展的宇宙意志”。我认为,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想起一个哲思小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他打猎时被花豹咬断小指头,国王心头不愉快,没想到宰相却跟他说“大王啊!少了一块肉总比少了一条命来得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国王大怒,将他打入地牢,宰相不改其色:“谢谢大王,这也是最好的安排!” 过了一个月,国王又出去打猎,这回被蛮人抓住,打算献祭天神,但蛮人发现国王少了小指头,将国王释放。国王从虎口逃脱。回宫时立刻释放宰相并问:“寡人救回一命,虽是被蛮人抓住,虽是最好的安排,但你平白被我关了一个月,又怎么说呢” 宰相笑答:“如果我不在监狱,而是随你外出打猎,此刻我岂不是成了被祭天的人?所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认真活在当下的每一刻,不忧心不丧志,一个个的偶然,能累积成一串串的好运,成就一切。这句话亦是勉励自己。
三、经历磨难就是在消业。所以要常说“南曼,南曼,谢谢”。
四、禅僧的修行并不是仅仅是坐禅,还包括每天的斋饭制作、洒扫清洁,或是从事耕作,种植自己所需的食粮。每天做杂事,都是为了开悟所做的修行,当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怨恨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心灵就会变得纯洁、美好。
五、关于知足
一般认为黑猩猩是草食动物,但有时候他们也会袭击牛羊等大型哺乳动物,因为动物性蛋白质营养高,味道好,所以整个族群都会兴高采烈地一起享用。既然是这样高价值的食物,那么经常捕猎动物不是更好吗?但黑猩猩不这么做。捕猎的频率仅仅是“偶尔”。据说它们捕食只是为了补充生存必需的那部分营养。因此,它们不会过度捕食,不会贪得无厌。
自然界中存在着人类世界没有的“节制”,动物有时具有“知足”的本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