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3-30

2024-03-30

作者: 感恩学习相信小陶 | 来源:发表于2024-03-29 06:48 被阅读0次

    感恩!六点签到

    你们平时有请过父母到装修高档、菜价较高的酒店“打打牙祭”、尽尽孝心的经历吗?

    在这种时候,你感觉自己的父母开心吗?是不是经常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呢?

    当服务生端上一道大菜时,父母们总爱问价格,听到菜价后常常带着咋舌称贵的表情说:“如果我们自己在市场买,这些钱可以……”

    当你略感失落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过背后的原因呢?

    由于我们父母这一代,大多都经历过60年代大饥荒,而且成长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历史阶段,因此在饮食方面的“预期”相对较低。

    而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饮食方面的“现状”条件优越。因此处于预期等于现状,甚至低于现状,哪还会有需求呢?

    那么如何应对呢?不妨同时请上你父母的几个好友,这时在餐桌上可能就会收获完全不同的效果。

    每上一道大菜时,他们的好友问完价格纷纷议论称贵时,你父母很可能会淡淡地说其实也还好,但内心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悟出需求的真谛:需求,实际上就是用户的预期和现状之间的差距。

    如果没有差距,也就不会出现需求。

    而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他们的预期和现状存在三种可能。

    预期与现状带来的三种心理状态

    (1)预期高于现状:也就是用户不满于现状,希望自己的业务、管理能够开展得更好,甚至有明确的改进预期。

    这种情况下,用户通常会比较积极地配合需求调研,只要调研方法得当,就能够很好地识别出目标。

    (2)预期等于现状:我们也经常接触到一些用户觉得现状已经不错,基本能够符合自己的预期。

    这种情况下,他们通常对变化表现不积极,基本上很难用直接的调研方法来获取需求。

    (3)预期低于现状:有时部分用户甚至觉得现状已经很好,常说“想当年我们多么混乱,现在这么好”。

    这种情况下,他们甚至会抗拒变化,对需求的调研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当遇到后两种情况时,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现状的深入了解,提出用户可能为之心动的“新预期”,从而让他进入“预期高于现状”的状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3-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yp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