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玉语凡音|如水绿松石,观音不染尘

玉语凡音|如水绿松石,观音不染尘

作者: 屹江南造办处 | 来源:发表于2017-11-13 18:28 被阅读0次

曾被供于高高庙堂之上的,逐渐地成为人们的日常配饰,于青灯古佛之地融入了寻常烟火之中。菩萨离得更近了,仿佛自己周身都置于绵延的福泽之中。

观世音菩萨,一直有男女相之说。

在唐代以前的观音,就以大丈夫相居多。恰如《华严经》载:

“勇猛丈夫观自在”

而在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起来后,汉地的观音像越发偏向女性化,如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大家可以发现基本都是女身。

当观世音像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为祈福愿而佩戴在身的日常配饰之后,女相观音便被雕刻得最多。或许正是因为佛教所倡导的慈悲,和女性天然的特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女性所独具的慈忍柔和,大抵就是人们对观音慈悲的另一种化解。

而观世音为尘世所忧,为众生祈福,这种无私的爱也极似女性的母爱。深沉厚重而又无微不至,淡如春雨般,润化苍生却无声。印顺法师也谈到,因为观世音菩萨在佛法里本就是大慈大悲,救度一切众生的化身,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因此观世音菩萨多被塑造为女性形象。

作 品 赏 析

玉语凡音所雕刻的观音像也多是呈女相,显示出观音的慈和与柔美,淡雅与高洁。

正如这一尊绿松石观音像,勾勒出来的形体简约流畅,没有多余的线条,配上绿松石如水的淡蓝色调,营造了一种恰到好处的冷感,契合了观音不染尘的高贵气质。

发髻高高竖起,手持净瓶,莲花自其右侧而出,兀自盛开,几样元素简单的雕刻,观音的生动形象便呼之欲出。

仔细打量,观世音的五官更是被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能感受到菩萨嘴角似有若无的那抹笑意。

作 品 赏 析

纵是法眼轻阖,也能感受到她慈悲的注视,在飞逝如斯的时间长河中,这份静默仿佛留住了时光,让你得以平静地感受内心,感受周遭的一切。

这尊观音像最妙的在身后,飘逸的线条似飞扬的衣襟,又若婉约的莲叶边,倒将绿松石的背后巧化成了一副美妙的意境。笑到莲花处,观音不染尘。

— End —

策划 / 屹江南造办处

相关文章

  • 玉语凡音|如水绿松石,观音不染尘

    曾被供于高高庙堂之上的观音,逐渐地成为人们的日常配饰,于青灯古佛之地融入了寻常烟火之中。菩萨离得更近了,仿佛自己周...

  • 玉语凡音|黄玉柔如脂,观音不染尘

    “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 ——《玉论》 黄色,明丽华贵,在古代,更是代表王者之色,并为宗教所用。...

  • 螺与蒲

    本为佛陀语, 世代传法音。 净手植菖蒲, 案头不染尘。 ———————— 海螺, 佛家八宝之一, 有佛音吉祥遍及世...

  • 一叶古韵/七绝.咏荷

    文/一叶微语 七绝.咏荷 冰肌玉骨亭亭立, 远近闻香不染尘。 ...

  • 行香子 - 白莲花

    潇洒白莲,花自芬芳,玉冰清、尘世无双。至身喧界,不染尘脏。羡洁如冰,白如玉,溢清香。 观音顺手,把莲抛送,坠人间、...

  • 玉语凡音|年末碎语

    又一年岁尾,秋收冬藏为来年 今年,你或许忙忙碌碌,或许悠然自得 或许平步青云,春风得意 或许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 ...

  • 莲之品

    亭亭植根淤泥中, 离凡脱俗不染尘。 有香清远益心脾, 无人可近栽玉盆。 众芳争宠枝枝蔓, 唯我独立干干通。 生来不...

  • 玉语凡音|深秋物语

    3日 2017年11月 星期五 霜降已至,立冬将来 此时只见征雁不见蝉 闲看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有三层意境 ■壹■ ...

  • 稼翁对句:陋室谁教尘不染(上联出自乔平老师每日一联)

    稼翁对句:陋室谁教尘不染(上联出自乔平老师每日一联) 陋室谁教尘不染 残年自喜玉无瑕

  • 尘不染尘

    我是路浅尘,在人生的路上,我只是一粒浅浅的尘埃,风起就能飞扬,落下又是曾经,不是那么重要,但却是到哪里都能生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语凡音|如水绿松石,观音不染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zz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