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一、现状分析
有位老师上《幸福在哪里》那堂课,老师带领孩子自主学习思考“三个青年各自找到了怎样的幸福,他们是怎样找到的?”合作交流“你认为真正的幸福在哪里?”欣赏歌曲《幸福在哪里》。课后拓展“名人谈幸福”。回过头来看教学目标:1领悟幸福的含义;2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大家觉得这堂课怎么样啊!
我认为这堂课就是典型的教课文,而不是教语文。
被称为“现代课程论之父”的美国教学论专家泰勒早就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张华《课程与教学论》)评价一堂语文课是否有效,其核心指标主要不是看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应该看学生学得如何。
无论是上课还是听课,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日常的常态课,教师都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是否热闹,教师语言是否精彩,文本解读是否有新意,教学手段是否先进等,这些对课堂教学而言都是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不能成为评价一堂课的主要指标;只有把“学”得有效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指标,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摆脱虚胖、浮肿、高碳、低效等不正常现象。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二、 教课文还是教语文
课文只是用于教语文的材料,是“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只是“例子”,语文课就是用课文这一“载体”或“例子”来教学生学语文。然而这只是我们对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性认识,令人遗憾的是“教课文”却是当下语文课堂中的一种常态。在当下的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客观上还是在教“课文”,教学目标主要指向课文思想内容的讨论,一堂课下来,最后能够总结的也往往是学生在课文思想内容或人文情感方面的收获。
崔峦老师在2010年宁夏会议上说“要和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这句话很正确,但实施起来难度很高。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语文课程设计就是讲课文的课程设计,语文课就是一篇一篇讲课文,教材给出的就是课文的内容。每篇课文教什么,也就是语文课程内容,需要教师自己确定,自己选择。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语文课不能跳出教课文的怪圈,主要和语文课的课程设计有关。
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我们语文教师的认识在理论上是一致的,应该是“用课文来教语文”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教学时间主要花费在课文分段解读讨论上;课文上完,学生的主要收获是加深了些对课文故事情节或人物思想情感的理解,而“语文”能力方面似乎没有明显的长进。这样的语文课可以认定是“教课文”。反之,如果学生通过课文学习,能够明确地说出这堂课“学会”了什么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方法,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接受了哪些训练,有哪些新的收获,这样的语文课大致可以认定教师是在“教语文” 。 评价“教课文”或“教语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观察对象不是教师在课堂里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习后在语文知识或语文学习行为上有什么收获,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课例分析
平时在教学中,我们都是围绕课文设计教学过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主要放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上;而课堂教学时间也主要用在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文章重难点上,大家都只是在教课文,不是在用课文教语文。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对课本的解读,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却没有在学习方法上受益,语文能力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比如,同样是教《太阳》一课,大陆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带着学生研究太阳的特点,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一位台湾老师,却在设计上突出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课文的表达方式。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中, 一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要能抓住课文的知识点和切入点,把文本作为载体,来教学生学语文,在课堂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比如,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说明文。
案例一《太阳》:
甲老师:引导学生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乙老师(赵镜中):引导学生抓要点、明方法、品语言、理结构,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台湾赵镜中老师和大陆的一位老师共同在内地执教《太阳》一课。前者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后者教学目标主要是研究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赵老师事后不无感慨地说:大陆的语文课主要是在讲课文。他认为语文课不应该讲课文,而是应该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番话其实道出了大陆和台湾两地教师在语文教育观方面的差异。
案例二《毕加索和和平鸽》
一、观察图片,引入课文。
1.观察龙的图片,你们会想到什么?(学生想到龙的成语,如“龙马精神”;想到龙象征皇帝;想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2.看一幅鸽子图片,想到什么?(学生想到了和平,因为鸽子是代表和平的。)
3.再看毕加索画像,介绍毕加索是一个爱画画和爱动物的人。
二、快速默读,思考:毕加索与和平鸽之间有什么关系?
1.讨论毕加索与和平鸽的关系。
2. 讨论“和平鸽”象征意义课文故事的关系。
三、学习新词。
1.分组讨论不懂的词语。
2.每小组将讨论中不能理解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3.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不理解的词语:涕泪纵横、悲愤交加、口衔橄榄枝
四、抓重点段,学习画流程图
1.朗读第三自然段,边听边圈画这段话里的动词。
有一次有位法国老人来找他,涕泪纵横地向他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法国当时正被德国人侵占,一天,老人的小孙子把一群白鸽子放出去玩,但是,其中一只小白鸽很久都没有飞回来,小孙子心里惦挂着,就跑到屋顶上面眺望。忽然,他看见蓝天上有个小黑点。啊,是小鸽子回来了。小孙子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好让小鸽子认出自己的家。不幸的是,附近的德军看见了,以为他在给法国游击队发信号,便发狂似的跑上楼把小孙子推下楼,接着又把飞回来的小鸽子打死了。老人泣不成声地请毕加索给他死去的小孙子画一幅画。
2.默读第三段,看看这段话里面有几个人物?
(法国老人、小孙子、毕加索、德军军士)
3.教师示范画流程图的方法:
(1)刚才圈的动词是不同的人发出的动作。动词这么多,我们应该怎么去分析他呢?老师教大家画一个流程图。首先我们以小孙子为例,老师把写他动作的句子抽了出来。看老师圈了哪些词语。(板书:放,惦挂,跑,眺望,看见,拿出,挥舞)
(2)再用蓝色的框框圈出一些词语。这些词语是去形容动作的,使这个动作更加生动。(板书:马上,使劲儿)
(3)这些词语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老师就和大家来画小孙子的流程图。(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首先是“放”,接着是“惦挂”,接着“跑”,接着是“眺望”,然后是“看见”小鸽子飞回来了,所以就“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那他挥舞的时候还有些词语形容他怎么样挥舞的,“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
小结:这就是今天要教的流程图。在流程图里,把动词写进红色的圈,然后根据动作的顺序,用箭头把这个图画出来。再把形容这个动作的词语写进蓝色的框框。
4.分组完成德军和老人动作的流程图。
(老师给每组同学发一张大画纸和一支水笔。学生边讨论边模仿画流程图)
5.各小组派代表交流,分享所画流程图。把图贴在黑板上。
6.请一位同学连贯地做一些动作(连续表演两遍),观察后分小组再画流程图。
7.各小组完成流程图,分享交流。
五、布置作业
回家观察一下妈妈做家务的片段,如煮饭啊,扫地啊,自己试着完成一个流程图。
听完香港老师的课,大陆老师都非常纳闷:课文哪里去了?他这个课不是在上《毕加索和和平鸽》,而是在教学生画流程图。因此理解课文内容,包括词语教学的时间仅占约四分之一,而花在画人物动作流程图指导和练习的时间却占了四分之三。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所秉持的理念非常清楚,课文只是指导学生学习画流程图的“材料”,是“例子”,让学生学会画流程图,才是这堂课必须完成的课程内容。因此教学过程重点围绕着画流程图展开设计: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操作——情境练习——回家独立操作。大陆老师上课,学生留下的痕迹是对法西斯的满腔仇恨,香港这位老师上完这篇课文,学生留下的痕迹是怎么画流程图。通过这个课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什么叫教语文,什么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教语文,是指以课文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
这堂课除了初读课文和词语教学这两个环节与大陆阅读教学有些相似,在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方面与大陆阅读课大相径庭。整堂课教学重点不是在解读《毕加索和和平鸽》这篇课文,主要不是在感悟课文人物的思想情感,而是在指导学生画表现课文人物的“流程图”,表现出与大陆语文阅读教学完全不同的语文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