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计算机网络]Ch.2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Ch.2 物理层

作者: 轮回的拉格朗日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16:56 被阅读0次

[TOC]

1. 物理层

物理层的功能: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2.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2.1 傅里叶分析

傅立叶级数:任何正常周期为T的函数g(t),都可由(无限个)正弦和余弦函数合成

Paste_Image.png
  • f=1/T是基频,an和bn称为n次谐波的正弦振幅和余弦振幅。
  • 谐波数越高,传输质量越好
  • 带宽(电气工程):传输过程中振幅不会明显衰减的频率范围(Hz)

2.2 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

2.2.1 尼奎斯特定理(理想无噪声信道)

在无噪声信道中,带宽为 B Hz,信号电平为V级


Paste_Image.png

2.2.2 香浓定理

在噪声信道中,带宽为B Hz,信噪比为S/N,则

Paste_Image.png
  • 噪声与分贝值转换
Paste_Image.png
  • 这是一个理论上限

3 有线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 磁介质,如磁带
  • 双绞线
    -- 非屏蔽双绞线
    -- 屏蔽双绞线
  • 同轴电缆
  • 电力线
  • 光纤

3.1 双绞线

由两根具有绝缘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逆时针方向绞合而成
绞距(扭距):一般地,绞距越紧(小),对不同电流产生干扰波的抵消效果越好,传输性能越好

3.1.1 非屏蔽双绞线(UTP)(前6类):

优点:成本低、尺寸小、易于安装
缺点:易受干扰、 传输距离性能受到绞距影响

3.1.2 屏蔽双绞线:

每对双绞线外加一个屏蔽层,整个线缆外再加一个屏蔽层

3.2 同轴电缆:

由中心导体、绝缘材料层、网状导体、外部绝缘料4层组成
比UTP更好地屏蔽特性和更大的带宽
基带同轴电缆:50Ω,用于数字传输(屏蔽层为铜);
宽带同轴电缆:75Ω,用于模拟传输和有线电视传输(屏蔽层为铝)

3.3 光纤

由极细的玻璃纤维构成,把光封闭在其中并沿轴向进行传播;
优点:重量轻、损耗低、不受电磁辐射干扰、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缺点:昂贵、易断裂
P78单模:以单一模式传输,激光产生的单束光,纤心细、高带宽、长距离,运行波长为850nm或1300nm;
P78多模: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LED产生的多束光,纤心粗、低带宽、短距离,运行波长为1310nm或1550nm 。

4. 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技术

4.1 数字调制(调制机制使用信号来传输比特)

  • 基带传输:直接将数据比特转化为信号
  • 通带传输:通过调节信号的振幅、相位或频率来传输比特

4.1.1 基带传输:

(比特流、不归零、不归零逆转、曼切斯特、二级编码)
Line codes (线路编码)发送 symbols(样本、符号),一个样本可传送1个或多个比特

Paste_Image.png

4.1.1.1 NRZ:(针对带宽效率)

  • 单纯信号遵循数据,有利于提高带宽效率

利用有限带宽的一种有效策略是使用两个以上的信号级别
例如:采用4个电压级别,用单个符号一次携带2个bit。(此时所需带宽为原来一半)

  • 关系转换公式
关系转换公式.png

C(比特率)
B(波特率):每秒钟信号变化的次数
n:调制电平数或线路的状态数,为2的整数倍(有例外)

4.1.1.2 Manchester:时钟信号与bit进行XOR(针对时钟回复)

在NRZ中,若有一长串1或0,接收器难以分辨各个bit。为了解决时钟恢复问题,产生这种编码方案
缺点:需要两倍于NRZ的带宽

NRZI:1定义为信号有跳变

曼彻斯特编码的简化

二级编码:用+1V 与-1V表示1(针对平衡信号)

在短时间内正负电压信号一样多称为平衡信号。(与电气特性有关)

通带传输(通过调节信号的振幅、相位或频率来传输比特)

Paste_Image.png

如图:
ASK(幅移键控):通过振幅代表01
FSK(频移键控):通过频率代表01
PSK(相移键控):通过不同相位代表01

信号星座(把上述调制模式综合起来使用,以便使每个符号传输更多的比特)

Paste_Image.png

4.2 多路复用技术(让多用户共享同一根信道)

4.2.1 频分复用(FDM)

Paste_Image.png
为了混合多个信道,信道之间必须要有保护带(单位Hz)频带隔离相邻信道。

4.2.2 时分复用(TDM)

用户以循环方式轮流工作,每个用户周期性地获得整个带宽非常短的一个时间。


Paste_Image.png

4.2.3 波分多路复用(WDM)

本质跟 FDM一样,在光纤上复用信号

Paste_Image.png

4.2.4 码分复用(CDM)

  • 每个用户拥有一个唯一码片序列,
  • 码片是正交的,能够同时传输。
  • 广泛用于3G网通信


    Paste_Image.png

    CDM方法能够容忍干扰,而且允许来自不同用户的多个信号共享相同的频带。由于CDM技术常用与第二个目的(共享相同的频带),所以它称为码分多址(CDMA)

5 物理层设备

被动部件/设备:接线板/插头/插座/电缆
主动部件/设备:转发器/中继器/集线器
掌握冲突
两个节点发出的帧在物理介质上相遇
冲突域:数据包产生和冲突的网络区域,即指共享媒质区
中继器集线器无法隔离冲突域,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隔离冲突域

6 公用电话交换网络(PSTN)

PSTN的主要构成:

  • 本地回路(Local loops):模拟线路,进入千家万户和业务部门
    调制调节器,ADSL和光纤
  • 干线(Trunks):数字光纤,连接交换局
  • 交换局(Switching offices):话音接驳干线的场所

6.1 调制(电话调制调解器)

调制调节器:执行数字比特流和模拟信号流之间转换的设备.
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语音级电话线发送比特要用到调制解调器.

6.1.1 了解E1和T1

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用于电话网络)
T1 TDM 支持1.544 Mbps通信链路,将它划分为24个时隙,每间隔为64 kbps 美国标准
E1 TDM 支持2.048 Mbps通信链路,将它划分为32个时隙,每间隔为64 kbps 欧洲标准

6.2 复用

6.2.1 理解SONET(同步光网络)帧构成及标准速率计算 (TDM)

SONET帧结构

  • 9(行) x 90(列) = 810字节
  • 头3列 用于系统管理信息
  • 头9行包括各种传输开销:跨越不同链接,指定语音信道,连接帧等的开销。
  • 其余的87 列包括用户数据,即同步载荷封包 SPE (Synchronous Payload Envelope).,其中的第1列又用于路径开销。

STS-1:80008108=51.85Mbps
STS-N 帧是由N个STS-1基本帧构成的
对应于STS-N的光纤载波称为OC-N
计算复用后的传输速率
例如:STS-1,OC-1
一次传输8*810bit,每秒传输8000次(每隔125us发送一次)
总传输速率:8 x (9 x 90)x 8000 = 51.84M b/s
SPE: 8 x (9 x 87)x 8000 = 50.112M b/s
用户数据: 8 x (9 x 86)x 8000 = 49.536M b/s

相关文章

  • [计算机网络]Ch.2 物理层

    [TOC] 1. 物理层 物理层的功能: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提供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2.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2.1...

  •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物理层

    目录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概述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复习笔记 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 复习...

  •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读书笔记(四)

    第四章 物理层 物理层位于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底层(TCP/IP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功能是集中划分在最低的网络访问...

  • day24 OSI、TCP、TCP三次握手

    Linux计算机网络中网络协议 OSI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七层协议 物理层:...

  • 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网络(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

  • 第二章 物理层

    个人复习计网的笔记,学习链接: 计算机网络 - B站视频链接 一、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主要是解决在传输媒介上传...

  • 基础知识

    TCP/IP协议 计算机网络osi七层和 tcp/ip四层,每层的主要作用和对应的协议物理层: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

  • 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络分层概述

    计算机网络学习笔记: 一、首先,计算机网络有分层: 分层结构,由底层至上层排序: 物理层:按媒体、连接器。媒体如 ...

  •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读书笔记---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读书笔记---物理层 注意⚠️: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传输数据比特...

  •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通信协议七层 自下而上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应用层1.png 物理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Ch.2 物理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fq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