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潘春雷:执着艺路

潘春雷:执着艺路

作者: 蛰哲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20:25 被阅读0次

            潘春雷说,自己只是一个行走在艺术道路上的爱好者。但这个爱好者,付出的努力并不亚于专业者。这条路要走多远,潘春雷自己也没有底,但有一点,他是肯定的,绘画是他结下一辈子的情缘,放不下了。

            因生于草野、长于草野、居于草野,故心系草野,潘春雷便成了名正言顺的“草野斋主”。这样的取名,这样的文人雅意,这样的至情至性,让人动情。潘春雷曾在他的随笔里写道:“喜欢在一个人时有弦乐相伴,借水墨抒写心曲,快然自足;喜欢三两好友清茶闲话,文学、书画、人生,尽在娓娓中;喜欢雨夜梦醒时候,披衣起坐,窗外雨声凄清,犹如谁家木鱼;喜欢独自一人外出旅行写生,青山绿水间,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喜欢偷得浮生半日闲,吆喝着众伙伴到得球场,不拘足球、篮球,尽情释放……”这样的至情至性,注定是与艺术隔不远的。

            就像酒能催吐衷肠一样,烟也是让人开腔的适宜道具。坐在他的涂山绘馆里,潘春雷缓缓地抽起烟来了……一张张老照片便这样跳荡出来了,铺满了整个秋日时空。

           这个满是艺术家范儿的男人,七八岁时便在自家老屋的墙上,来了一场源自本能的“涂鸦”。他说,可惜,这时已过了涂鸦时期,家人不懂,没法引导。后来他毕竟在小学四年级时,因缘际会地遇到了谢治国——艺术启蒙老师,真正地打开了绘画之门。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学起了写意国画,接触到了国画基本功,还学了书法。绘画作品,还被送去日本作了展览,尝到了一种因绘画带来的特别的快感。来了兴趣之后的“学”,与以前偶尔一次的“涂”,所获得的东西自然要丰富得多。我想,与绘画结下的情缘,便来自这里吧!读师范时,他又遇上了山水画家林逊发,这位人品、艺品兼善的老师,带着他写生、观展、创作,领着他在中国画的世界里翱翔地更远了。

            然而,潘春雷的这条求艺之路走得并不笔直。中间,有过课业繁重、公务繁忙、家事干扰所带来的阻滞,但潘春雷却坚持下来了,做了一个忠实的“艺术爱好者”。“曲径通幽”,不知,这算不算一个规律?但放潘春雷这里,是适用的。也许正是曲径,正可以看出努力与坚持,正可能造出别样一个境界!

            潘春雷的境界在于他的“搜尽奇峰”、在于他的“人情练达”、在于他的“师古人心”。《苍山飞雪图》、《荷塘清夏》、《满园春色关不住》、《古镇人家》……雪的苍茫、夏的湿润、园的俏丽、镇的幽静,这一幅幅,无不是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结果。潘春雷说艺术要关注生活,关注得了生活的人,才能画得出好画。确实,在他的人生路上,潘春雷练就了通达的人情。

             对授业的恩师们,他充满着无限感恩之情;对自己的父亲,牢牢得记下了无数个背影;对于友人,他说不可文人相轻、而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于家庭,他又肯操起锅铲,进得厨房。这样的通达人情,进入到画境里,便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了。你会发现,他笔下的朱公桥,充满着历史沧桑感,在潘春雷眼里,它是一个静静地在那里卧了四百多年的老人。这样的画心,于一个好画家是不可缺的,而潘春雷,是具备的。“师古人心”,潘春雷了悟到,艺术再新,也逃不出传统。在古人那里,学画一棵树、学摹一块石,哪怕一辈子也愿。这些便是潘春雷的境界,恐怕也是所有艺道坚守者的真正修养所在。

            一直以来,潘春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着、挥洒着、专注着,他称之为他的精神家园。

            他曾打算在40岁办一个个人画展,为自己的父亲,但就在这一年,父亲却……,这成为了他的一大憾事。潘春雷这位身高八尺的大男人有过一次动情:一个人的成长中离不开某个人,或某个人的背影。不管将来有没有成就,最大的幸运是有个父亲支持他。相信潘春雷以后的每一张画,每一个画展,都会是对父亲养育之恩的报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潘春雷:执着艺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il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