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如何让自己获得有效专业提升?
作为新老师,如何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同行和领导的认可,站稳讲台,树立自己在校内的形象和认可度。甚至能够超越同辈教师,在新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新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努力,机遇和机会也同样重要。但是通常这样的进阶机会并不多,也是有限的。比如说教育行业内的赛教活动。赛教,就是教育系统内部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比赛活动。从校内到省市区各级组织都会举行,国家级的教师上课比赛也是常态化进行。而成为各级赛教活动优胜者,在职称评定,先进评选等工作中也是重要的指标。更是某些民办学校高薪挖人的对象。对于学校来说,组织教师参加赛教活动,是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如果参加教学比赛,从学校领导,到骨干教师,都会关心指导,反复教研。甚至学校不惜花钱聘请专家来听你的课,给予手把手的教研指导,评课等。可以说能够参加赛教活动即是机会,也是荣誉。新教师要想尽快能够参加赛教活动,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教学评比基本上是按照从下至上,一级一级推荐和打拼出去的,机会并不多。各个学校都有一定的名额限制,有限的名额制约了很多教师无缘或者无法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就失去了宝贵的专业提升的机会和晋级的通道。因此新教师要意识到,尽快让自己能站到赛教的起跑线上,才是自己专业提升的真正开始。如何打造自己的专业性呢?
1、 熟悉本学科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模式,让日常课堂教学驾轻就熟。无论是哪个学科,课堂教学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可以界定的模型。这个模型虽然可以千变万化,但是基本框架是可以掌握的。因此新教师必须让自己在较短时间内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框架。也就是说,让自己上课的时候,对上课的几个阶段划分,每个阶段要进行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阶段采用的教学基本方法,教学步骤等要熟悉。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如何化解和处理,都尽快了解和学会应对。快速掌握这些流程性的工作要求,让自己先有课堂教学的“方”,才有机会和可能突破到“画圆”的阶段。这个时候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是,听过一些老教师的课后,会觉得上课也不神秘,也不过如此。新教师还会从自我认知出发,有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尝试。就是俗话说的“还没学会走就想跑”。年轻教师想创新,无可厚非,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时候所谓的创新都是凭着简单的工作热情和想法去做事,对于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对于学科知识的把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还没有熟悉掌握,不可能产生很好的作用,反倒让自己漂浮在自我认知的认识里,浪费一定的时间和经历。
2、 多参加校内,组内教研活动,承担公开课和教研课。很多老师都有在同行面前,特别是专家和领导停课的畏惧心理,这也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毕竟没有人主动愿意把自己摆在众人面前,被别人指手画脚的评论一番。校内,学科内的研讨课常常是被老师认为“出力不落好”,加班受累,还要被人评头论足。有这种看法,就是没有看到研讨活动和公开课对自己专业成长提升带来的巨大作用。一节教研课,从选课题到进行备课,从教学方式的选择到学习材料的准备,从课堂提问到学生学习活动组织,包含了复杂的过程和内容。这就是教师专业性的体现。不然教材中的每个知识都是成年人学过的,为什么教给学生的时候还这么难!当个老师也许不难,当个好教师不容易,成为优秀教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在教研课中不断锤炼自己,教育系统内经常说“被煮”过,像钢材被不断锻造敲打过,才可能获得提升。如果存在简单的畏惧心理,走不出心理的舒适区,关起门了上课,很快就会流入自己的习惯性教学模式中,一旦形成自己的教学习惯,再想提升就很难了。
3、 对学科知识的系统了解很重要。有些新教师,教学工作中经常是教一课,备一课,这样简单省事,甚至参考教学设计,信手拿来就用。这样做,业务能力怎能提升?作为新教师不说能够把握整个学段的所有知识内容和体系,最少应该对本学期所有知识的教学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没册教材都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对教师用书的阅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而能够认真阅读的新教师很少,学校内如果不对新教师进行这样的要求和培训,那么新教师的专业化很难提升。新教师一定要阅读全册教材内容,对全册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进行了解和掌握,这样备课的时候才能更加全面,学会“瞻前顾后”和整体安排与推进。另外在进行某一课或某一节的教学内容备课时,一定要看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安排和要求,对单元教学中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对应关系也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把一课备好,教好。也就是要有“模块化”的备课思维。只有这样你独立备课的能力才能提升。
新教师要想进阶,想要获得站在赛教起跑线的资格,能够快速成长,这里提供了三个有效办法。总结起来就是让自己先有上课的“方”规范,再有不怕“煮”的公开课精神,还有学会“系统化”备课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