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曾经生不如狗的日子》里简述了那段至今难忘可以跟一辈子的经历。
租了一间五环外菜户营以北的一个村子的平房,大概有十一平米左右。房东是个老人,收了我的定金便打开北面一排房子靠大门的那间。进去,一床一凳一矮桌而已。徒有四壁。
我铺了被褥凉席,便匆匆睡下。
当时2006年,没有智能手机,一个直板手机和一个MP3就是我全部家当。
五点多下班倒车回来也就不到7点,夏天很热光着膀子。院里住了几乎,对面是小两口,房间终日窗帘紧捂。正在想着怎么洗澡,隔壁门开,一个和我身材相仿年龄也仿的朋友出来,只着一短裤,站在水龙头前开始“洗澡”。我笑了,就这么解决。我们互通姓名,算是认识。
晚上点着蚊香,整个房间一股呛鼻子的味儿。我那MP3屏幕只能显示十几个字,却存了一部经典——《三国演义》。就这样我还看得津津有味。
过了几天我朝隔壁借了自行车,就不在坐公交。每日6点起来洗漱一番骑车两个小时到甜水园,下班再骑两小时回来。吃饭也好办,6块钱买一罐“老干妈”,村口有一家卖饼的小铺一块一张,一张大概两个巴掌大,撕开来抹些“老干妈”就是一顿饭。
吃完就对着空旷的房间。那时刚刚谈恋爱,给远在广东的她写信成了每天必做和只能做的事。我说了只有四壁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手机MP3两个加起来充一个月电只有一度一块钱搞得房东大爷怀疑半天也没找出来啥。
多一件东西就多一分牵挂,少一样东西就少一丝烦恼。那段时间是我心中最干净的时候。无色无苦,清静修心。当然这不是有意的,碰巧达到那种境界。
那时夏天,吃完晚饭就和隔壁在村子里闲逛,走到一处广场,三三两两的村民乘凉。他也喜欢三国,于是我把带在身边的那本给他看。我们坐在一片椅子的最前排,我说了一段“斩魏延”,夹杂一些片汤话胡乱一说,他很是喜欢。说到日落,我们起身吓了一跳,身后已然做了一片人,见我们起来,也都各自散了。隔壁说你这是说书呢,我也很是奇怪。
那年正是世界杯,我们也都看球,就打赌谁是冠军,他说意大利我说法国,赌注是村口店铺一沙瓤大西瓜,输的请客。
后来我就买了那个西瓜……
他嘿嘿地切开,我俩做路边边吃边聊。正吃得兴起,由打村里出来一大娘,站在我俩边上看着西瓜。我俩不知说啥,最后我问您有事?她说这么大一个西瓜你们吃不了,给我一块吧。我顺手递过去一大块,隔壁觉得没有必要但是大娘已经开吃了。
大娘路过要西瓜,谁能想到有这个情节?生活远比小说更精彩!
那时一月600块薪水租房300干了半年攒下1200块。一周一罐“老干妈”一天两块钱饼一月一度电一块您算算吧,还有那个西瓜。
剩下一月二十多块钱呢?不瞒您说——存车费!
后来听郭德纲相声有一段:陡然而富转眼富家翁,存自行车也不划价儿了我!您会一笑,我也会一笑——那时图书批发市场下边没有地方只能存在超市前边可人家有个老头儿收费一次五毛钱一月就十五块!后来我说我就在这上班您给便宜便宜,老人家大发慈悲“包月五块”月卡就是我这张青里透红的小脸儿!
真的没有再花钱的地方了,生活支出被我自然而然地压缩到了极限,但是真的心如止水。
攒了钱了吃饭去!找了村口一家“豪华”小吃店开荤——一盘肉炒饼!多日不见荤腥炒饼上来如长江流水似风卷残云吃得这叫一痛快!末了儿发现一炒透了的苍蝇,我……要是现在早就周桌了,那时的“苦修”起了作用我很平静居然想到说出来可能影响人家生意,就拿个小碗给扣桌子上了,临走小声告诉点家“你看看碗里扣了什么不要声张!”
后来辞职走得匆忙,借隔壁的书没有讨回权作同修之纪念吧。那个小吃店在我走之前就搬了,那个村子也没再去过不知还在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