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你的知识体系决定了你生活的圈子,很大程度也能决定你将来身处的阶层。除非你的家世足够优渥能够让你出生在别人的终点线,但这个优势也最多保持到你的孩子那一代,再往后也难免会被打回原形。
据我所知,在目前这个社会上想要最大程度的让自己保持尊严的活着,只有自身拥有不可替代的且能变现的知识体系(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而是一种相对的)。即便是社会文明发展到大部分人都能待人友善,那也是外部环境对你的善待,主动权并不在你手中,你依然处在一种被动的情景。
我说的保持尊严是一种能让你发展自己全部人格的一种状态,通俗的讲就是可以站着把钱挣了!否则你将会遭遇大量的妥协与低头,也就是那些“过来人”嘴里的——成熟(其实是一种无能的借口)!
比如商人,无论你的事业多大,难免要向当权者的低头,当权者无论多么趾高气昂,也会有个顶头上司。老师们不会告诉学生这个“低头”其实是将自我贬损作为筹码的一种交易,而是美其名曰“谦逊”,因为这个交易她经常还要和你们的校长去做。可如果你将来在自己的生存范围中拥有不可替代的知识体系时,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这种自我贬损,特别是这种知识体系还能变现的时候。比如成为某项科研、技术的领军人物,知识输出者,顶尖的自媒体工作者。
人只有在实现财务自由和积累深厚涵养的同时才有机会去发展自己全部人格,而当你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生活与生存的区别。生活是一种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状态,而生存不过是避免死亡剩下的一种结果。
所以孩子,我为什么要劝你好好学习?即便这个“劝”对很多人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上述所说的这些,在你年轻的时候并不能理解,你也没有环境去理解,我曾经就没能好好理解。或许有小部分天资聪颖的孩子能够顿悟一些,而这也将成为他们和那些普通孩子们重要的分水岭,为他们将来迥异的人生就此埋下伏笔。
这个世界最大的不公平,其实是智力的不公平。
回想自己年少的时候总是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才华去应付这个世界。不光我如此,我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是如此。而这个幻觉通常支撑不到他们30岁,最终他们会以一种“成熟”的姿态向这个世界低头,而那些不肯低头的硬骨头,也会在后半生中消沉的叹息自己“怀才不遇”(不过又是另一个幻觉)。
事实上,我身边那些资质平平的同学们除了个别家世优渥的,大部分都没能冲破中产阶层这个上限。
贫穷真的会限制人的想象!当你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时候,不是你不想,而是你根本没有能力去诗和远方。哪怕你坚持每年的国庆小长假都用攒来的钱去旅游,你也很难体会到阿兹台克文明断壁残垣下的往日辉煌,以及喜马拉雅历经沧海桑田的宏伟变迁,因此你并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也没有改造世界的欲望。你能看到的大部分是人头攒动的游客排队逛街,和景点竞相拍照后的匆匆留念,你和大家一样,努力的在朋友圈晒照片试图证明自己不一样。
在这样的生活里你没有更多的选择,一切都是被迫接受,而当这种接受变成了习惯,你就已经“死”了!
十多年前,韩寒作为挑战教育体制的经典案例,被媒体舆论塑造成了一个英雄的形象,无数青少年被他的放荡不羁所吸引,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然后就在前不久,韩寒以一篇《我所理解的教育》与体制和解,而当年他的那些模仿者如今多混迹于社会底层。
首先,要知道时势造英雄,而时势和英雄都不可复制,韩寒只是万中无一的个例;其次,不上学不代表不学习。
学习虽然并不一定能改变局面,但至少让你多了一种可能,你只有靠自身实力拥有更多选择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自我压抑,你只有在财务自由之后才能避免与价值观不合者同行。
孩子,或许你还不知道被迫与傻逼同行有多么悲哀,尤其是当那个傻逼也是这样看你的,你将陷入一种无法辩驳的无助感,就像在梦中被人追杀却迈不开腿一样。等到最后你终于醒悟自己和傻逼没有分别时,你的人生可能也将走入尾声,而这些都是你曾经浑浑噩噩的后果。
(本文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人,也不代表某种普世价值,只是一个‘个人主义者’思考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