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地为了写新的一篇,我先要把词表里这个词看一下,默想一会儿,感觉行,时间也有,马上就写下来。昨天写完上篇之后(甚至之前)就开始考虑“珍藏”二字,想不起来我珍藏了什么,什么物什么事,还真没有能唤起我特别温暖回忆的。
也许是我太冷漠了。也许是我记忆力太差了。很奇怪了,我在手机保存的词表里把“珍藏”二字看下,感觉写不了,等几分钟后我又忘了该写哪个词,这样至少有20遍之多。昨晚睡得早刚到9点,11点半就醒了,又看手机里的词表,问自己该轮到哪个词了,哦,“珍藏”,哎写不了。一会儿又不知道该写哪个词,看下,哦,“珍藏”,,,,最后把那张词表剩下的用铅笔在纸上写一遍,扔到床前的茶几上,后面再要写哪个词,伸手看下。当然包括第一个词“珍藏”。反正想用脑子记住下一个该写的词基本办不到,几分钟之后就忘了。这是个很惊奇的现象,有些健忘症的特点。这脑,怎么“藏”?
这一段罗嗦既是事实,也是強调一点,我头脑里没有珍藏的东西,家里也没有珍贵的纪念性的实物。如果有,我就会确定写这一件事,“珍藏”二字和内容绑定了,就没落笔也一时半会还记得。这也是非常奇怪的,这么漫长的时光里,硬找不到这样好的片段可写。前面70万字全都是烦恼痛苦的记忆,有过40年前的20分钟的十分美妙的片段,写过了数回,不可能又来重复,仅有这一回扯得上珍藏。
没有珍藏,就制造珍藏,想来我上这平台已写的每篇文章,对我将来而言,可以说都是珍藏,把它们合起来更是巨大的珍藏。5年10年后再看,相信一定更加喜欢。
为了永久珍藏这些文章,我多次和儿子说过,想他帮忙把这些文章都打成纸质~他有台式电脑,连接个打印机就行。以前学校大办公室里就有。我很羡慕就是弄不来。一直总想把所有的文章都转移到纸上,我才安心了,这绝对是我得尽快解决的一件事。否则哪天被吊销了账号,或手机坏了等情况,把文章全部弄丢了,这痛苦这损失对我而言也太大了。
确实,和我这一路写下的这70万字相比,我记忆中的任何别的东西都称不上珍藏。任何事变成了文章,它将是永恒的,它里面多半有我的宝贵的思想和感情在里面。一旦文章丢了,永远记不起来,顶多有个模糊的影子;文章只要在那里,重读一下,清楚明白。包括和一些朋友的互动,多年以后一定也会变为珍藏。
之所以这么看重自己的文章,是我内心认为,除了上述原因(丢了就不可复制)外,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这70万字写的真不差,值得珍藏,还真印证了“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这句笑话。我的文章称得上篇篇皆真句句皆真,既没欺骗读者也没欺骗自己,这样的文章我自己都太喜欢了。总的来讲,喜欢的程度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位已故的和健在的作者(家)的一切文章。不敢说比他们的好。
我的思想基本上早已形成了一个概念,别人写的99%的文章、著作都是不够诚实的,都有浮夸成分,绝大多数人的文章浮夸相当严重。特别是书店里的书,都不真实,都是捕风捉影,写一个人好就好上天,没有那么好就编;写人坏也是这手法。写任何一个主题,都习惯无限地放大,缺乏科学性,仅仅为了可读性,不惜猛加“佐料、味精”,实际上就为了好卖,冲着钱来的。很多所谓名著,吹上了天,说是神作,其实早都失去了最重要的价值即真实性~地球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发生他们的文章里所描述的这个事。很多是作者(家)们互相吹捧~我说的是书店里的那些书,包括名著,真的没那么好,一般地就为了把人弄晕而已,洗脑而已。值不得太费时间去看。我个人要求的文学著作要有科学性。我的文章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数学推理论证的办法。
我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的东西,至少它真实。的确发生过。假东西,哄鬼的,也收藏着干吗呢?任何情任何物基本点应该是真实,然后才可考虑该不该收藏。什么科幻什么穿越什么小说,在我的阅读里都得滚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