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W逼:也许礼貌一些应该称之为“低能人士”或者“庸才”,但是从个人感情来讲,我真心不想对他们这么客气。
【引子】
记得我刚进入公司那年,被安排参加一次青年员工的拓展活动。其中有一个项目令我记忆深刻,是这样进行的:
我们所有人被分成三个组,教练在操场上画了三个圈,每个圈是一座“岛”,三个组被放置在不同的“岛”上。这三个“岛”的情况各不相同,分别是“盲人岛”(岛上的人被蒙住了眼睛)、“哑巴岛”(岛上的人全程不能讲话)、“珍珠岛”(岛上的人行动不受限制)。人员就位之后,教练为每个岛都留下一份任务书,要求该岛上的人完成相应的任务,各种任务环环相套,最终是要求全部三座岛上的人共同完成一项大任务。
这个训练项目其实就是在简单地模拟一个企业的生态环境。“盲人”象征的是企业的底层员工,他们平时所得到的信息和资源是最少的,所做的工作仅仅是“执行”;“哑巴”象征的是中层管理人员,他们能够得到一部分信息和资源并且能够以此做出一些简单的指令,主要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健全人”象征的是最高领导,他们掌握着一切,能够据此判断形势、调配资源并做出正确决策。
我们最终是在限制时间内勉强完成了任务,整个过程令教练不满意的地方很多。主要原因是三个岛上都有一些人员没能够准确地领会教练布置的任务并干扰了其他人员,最终导致整体效率低下。
这个项目虽然设计的较为简单,环境模拟得也过于理想化,但足以说明问题。造成一个企业整体效率低下的原因无非就是各种LOW逼们的花式作妖。
不要小看效率低下这四个字,乍一听似乎不是什么天大的问题。实际上正如那个著名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毫不夸张地说,效率低下是可以轻易杀死一家企业的。
作为一个习惯讲故事的人,我不太擅长概括和总结,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讲几个小案例让大家品味一下企业中常见的各类LOW逼。让大家体会一下他们在企业的不同层面上所产生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各有什么特点
【案例一】
我有一个同样做项目管理的朋友讲过一件事。他们公司在某一年计划要做六个改造项目。按照他们最初的计划,这些项目是要各自单独立项的。因为它们本身没有什么关联,而且规模都不大,有现成的针对小项目的简易程序,各环节都很容易操作。尽管听上去六个项目好像很多,但实际上做起来并不慢,一年的时间是足够用的。
就在他们信心十足向上级提出这些想法的时候,某领导指示:众多项目同时实施,不方便统一管理。要求把六个项目整合成一个大项目,然后按照重大项目的管理模式和流程来做。
面对领导的指示他们当时很无语。因为在做工作的时候,通常要考虑一件事“可不可以这样做”和“有没有必要这样做”,这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就拿这件事来讲,把几个小项目合并成一个大项目,这样操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是否真得有必要?那就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了。
无奈领导的指示是一定要遵从的,他们只得最终按照大项目那样按步就班地做方案、审批、招标。如此一来,从年初忙到年底才办完开工报告,最终项目在转年才完工。
事后得知,该领导之所以想要搞成大项目,仅仅是为了在自己的述职报告上能有更亮眼的内容,这样能体现出自己是个“做大事的人”。真实的原因竟是如此荒唐可笑!为了自己一个愚蠢的想法,就让一个半年能做完的事情变成一年都做不完,还连累员工多付出了几倍的时间和精力。
感言:如果一个LOW逼在企业里身居高位,他的破坏力几乎可以相当于核弹。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动作或者一个简单的想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
【案例二】
有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公司领导想要搞关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把这个任务交给企业管理部负责,全体员工都要参与。
企业管理部的部门经理很伤脑筋,以他的能力要独自制订一套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是不可能做得到的,拿别家公司的现成东西做改编也行不通。可是领导已经明确要求做这项工作了,一直没有主意是不行的!怎么办?
最后他想出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首先他确立了一个概念:既然我们的企业是国有企业,那国家当前所倡导的主旋律就是我们要紧跟脚步无时无刻都要学习的东西!我们要时刻与国家的主导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为社会上的其他企业做表率!这些就应该是我们所要树立的企业文化!
打定主意之后,这个部门经理用华丽的言语将自己的想法包装出来,形成洋洋洒洒的汇报材料呈报给领导,果然不出他所料,这个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之后他就开始实施自己的工作计划了。他组织部门员工把国家一些重要的文件、会议、宣传材料做成摘要,下发给各个部门、各个分公司,制订学习计划。定制标准制式的记录本,每个员工人手一本,每个月按照规定完成一定量的学习笔记,每年定期检查,甚至还建议公司把学习的情况列入绩效考核的标准。
如此一来,公司上下怨声载道。因为每个人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去抄写学习笔记,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响,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时间被挤占了,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感言:中层干部是连接高层和底层的重要桥梁。领会上级的指示并制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中层干部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在这个层面上,经常有一些LOW逼们因为自己能力不足,又迫于上级的压力,于是搞出一些出人意料的“创新”和“发明”,把自己愚蠢的想法延伸到整个企业,从而影响全局。
【案例三】
小李是公司刚招进来的一个新员工,聪明、勤奋、积极、乐观。作为公司的新人,特别在意自己工作上的表现。每次领导分派任务的时候,他总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且特别用心,经常把看似平常的工作干出一些亮点。
领导也特别喜欢小李,慢慢的部门一些重要工作都落到了他的头上。小李就这样逐步变成了部门的业务骨干,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小李也觉得自己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但是小李出色的能力让部门里其他几个同事很不舒服。这几个人平时就是在混日子,领导交待的工作他们也做,但只是那种应付差事的水平,更谈不上什么质量了。领导平时拿他们几个也很头疼,给他们布置了工作,到了规定时间也做了,但就是达不到要求。领导要是批评他们,他们的说辞就是:“我就这水平,按时完成了就算不错了。你要觉得我不行,你就找别人干!”
他们不求上进,只图舒服,也很享受这种感觉。可自打小李来了以后,他们心里就别扭上了。因为这个认真又勤快的人,让他们的敷衍和懈怠变得显眼,这是不可接受的!
年底部门评先进,小李没有当选。开始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想“毕竟自己是新来的,部门这么多人呢,不可能头一年就得到大家的认可,自己将来有的是机会”。可是后来小李任劳任怨地干了几年,在部门甚至在公司都成了公认的好员工,偏偏每年部门选先进都轮不上他。
小李也觉得不对了,他去问领导问题出在哪儿?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还有不好的地方?领导也只是再一次肯定他的成绩,并让他耐心等机会,说了一些诸如“只要踏实工作,一切荣誉自然少不了......"之类不疼不痒的话。
后来公司一个年长的同事实在看不下去,偷偷地点拨了一下小李,小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认真和勤奋让部门里那些懒鬼不舒服了。部门领导需要他的工作能力,但也需要团结大部分人来保证队伍稳定。错的不是自己,而是这个环境。
看清现实的小李最终选择了辞职。是啊,环境出了问题,小李一个普通人又能做得了什么呢?既然改变不了,那么只能离开。
感言:虽然底层员工对企业的影响力很小,但如果众多LOW逼聚集在一起,会使一个原本健康的环境变成“毒沼”。他们自己不好,也不允许别人好。一旦有影响他们存在的人出现,他们就会团结起来进行排斥,直到将他改变或者清除。这无疑是相当于破坏了企业的土壤,使之逐渐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后继力量。
【小结】
讲了上面这几个故事,这只是LOW逼们众多表现的冰山一角。在现实中基本上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无论是谁不可避免地会遇到LOW逼,因为他们毕竟是这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就像是一个人只要吃饭喝水,就有可能会感染细菌病毒。
好的公司老板英明、制度科学,能及时将这些人清除,能确保公司健康,那么要取得发展自然也不难;反过来讲,领导本身就很LOW,管理体制还落后。这就容易形成LOW逼们生存的沃土,让他们相互影响、发展壮大、无空不入,这也就离着给这家公司送葬的日子不远了。
【全文完】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