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老公去上了正面管教的课程,收获颇丰,下课立刻赶去接孩子们还小小的实验了一把。
下午去接弟弟的时候一下子忘了准备食物(一般会准备一些水果,小点给孩子),弟弟立刻开始大发脾气,并且明确表明“我就要,立刻马上就要!”而当时的情况并不可能立刻买到(菲菲和老公还要去接哥哥,接哥哥途中并没有顺路的超市或者小店,如果绕路专门去买就会迟到了。)
菲菲这时候运用了课上学习的两个方法:第一个是用共情和肯定让孩子的情绪平复,并且要求孩子提出解决方法;第二个坚定而和善坚持自己的原则。
菲菲在学校门口抱着弟弟说:“对不起,妈妈没有带吃的;妈妈也知道你肚子很饿,很想吃东西,没有东西吃很不开心;妈妈完全理解你。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补救呢?”
弟弟:“立刻马上去买!”
菲菲:“妈妈知道你想立刻有东西吃,但是我们附近没有小店,而且要去接哥哥时间也来不及了,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弟弟不理会,继续提出立刻去买的要求;菲菲继续坚定而和善地重复;几个回合后,最后弟弟终于改变要求,希望菲菲抱着他去停车场。
菲菲:“妈妈知道你很饿又很不高兴,你想妈妈抱着你走;但是你已经很重了,妈妈没办法抱你走那么远,能够用其他方法代替吗?”并且做出妈妈抱着没办法走路的状态。弟弟继续坚持,菲菲继续重复,几个回合后弟弟终于答应牵着手走去停车场,但是要求妈妈在车上抱着他,爸爸开车去接哥哥。
由于当时已经没有时间了,菲菲拉着弟弟的手一边走一边说:“妈妈可以在车上抱你一会儿,然后我们要各自做好系好安全带开车姓名?因为抱着不系安全带开车非常危险,妈妈不希望大家不安全。”弟弟继续不高兴,去到了车的前排继续大闹。(插一句,菲菲坚决拥护12岁前不能坐前座,坐后座也应该有安全座椅和并且佩戴安全带;顺便吐槽一下中国的出租车都把后排安全带封起来,让菲菲每次都非常担心。)
菲菲:“我知道你很想妈妈抱,妈妈也很想抱你,但是在车上安全第一,不做好安全措施就会飞出去;要不妈妈和你一起坐后排可以吗?”
弟弟继续闹了几个回合,终于同意和菲菲一起坐后排。但是还是情绪不稳定,各自做好系好安全带后,继续不断希望爬到菲菲身上。菲菲每次都非常坚定而和善的解释并且拒绝了。
最后开到哥哥学校附近的停车场,老公去接哥哥。菲菲终于可以好好的拥抱弟弟;弟弟又开始放声大哭,菲菲一边抱一边安慰弟弟:“妈妈知道弟弟不高兴,妈妈知道弟弟很想妈妈抱。。。。”终于弟弟慢慢平静下来,并且很开心看到哥哥和爸爸回到车上。
正当菲菲觉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弟弟又开始说:“我要去买东西。”很明显现在菲菲和老公是希望可以回家了。
菲菲问:“你是想吃东西?还是想买东西?”
弟弟“想吃东西。”
菲菲“想快点吃到吗?”
弟弟点了点头。
菲菲“那么我们回家可以立刻有东西吃,去超市还要先经过我们家,路途更远呢。”
老公“去超市还要结账,拿到东西也不能立刻吃。家里有的东西你拿着就能吃了。”
弟弟犹豫了一下,答应回家。但是又开希望坐在菲菲身上开车回家。菲菲继续和善而坚定的解释并且拒绝。这时候还拿出手机对弟弟说:“我们都想快点回家吃东西,你坐在妈妈身上就没办法开车了;我在手机上开始记时间,看看我们在这里因为安全带的问题浪费了多少时间好吗?”弟弟在菲菲身上做了一会,终于同意各自坐好并且系好安全带了。在回程途中,菲菲开始和孩子说了课上老师教授的生气手势,并且说明每次生气的时候我们都要平静后才能解决问题;孩子们对这个好玩的手势很感兴趣,也对安静区的设置提议很赞成。
事后回顾,菲菲认为处理的结果还算是成功的 (自我感觉成功,还请正面管教老会员或者其他教育专业人士轻拍)。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菲菲控制了自己的脾气,没有在弟弟提出各种不可接受的要求的时候就发火;第二菲菲也坚定的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没有在弟弟哭闹的时候妥协;第三菲菲也给了孩子应有的安慰和关怀(不断的肯定和共情)。
那么这样处理有没有问题呢?大家肯定感觉到了,非常耗费时间,耗时到有一种让人精疲力尽的感觉。这是因为弟弟需要平复情绪时间非常久(一是因为年龄小,其次是因为下课后孩子都非常疲惫)。如果说今日菲菲是独自一人接孩子,接完弟弟还要赶着接哥哥,估计就很难运用如此耗费时间的方法了。而通常我们做的另外两种选择都可以立刻见效:第一对孩子发脾气,凶狠的说:”立刻系好安全带,不准闹“ 效果就是孩子会立刻听话做家长的要求,虽然情绪不好,小声哭泣撅嘴什么的;第二对孩子妥协,不带安全带就不带吧,要抱就抱吧;孩子也会立刻停止哭闹。这两种不推崇的方法的确是赶时间父母的首选。
因此要继续使用这种坚定而和善的方法,菲菲认为需要训练家庭成语可以快速的平静下来。课上老师也说了她会从5分钟开始训练直到孩子们能用1分钟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估计是接下来的两周需要做的主要课题训练了!
最后说一下关于老二的问题。通常大家都觉得老二更加难沟通,更难教育;而通过这一次菲菲觉得,可能正是因为老二出生以后父母需要安排两个孩子,没办法有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去安抚处理老二 (各种哥哥要去上学快点起床;哥哥要下学了要立刻去接了等等);而老大幼儿时期父母并没有安排或者照顾另一个孩子的压力,相对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引导教育老大了。
大家看完菲菲的经历分享有没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呢?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