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即将一年了,这一年里仿佛发生了很多事情,但回头仔细想想,又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看着师弟师妹最近毕业游的照片,仿佛自己也回到了去年答辩完毕之后的状态,驰游在青山绿水之间,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呼吸着雪山上清新的空气,浏览着水墨似的风景,心情好不舒畅。但是往往,总是在这个准备抬起头俯瞰世界的时候,电脑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码,硬生生将身体和思绪同时扯进现实,没有半点迟疑。
思绪的游移和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譬如各地报道的房价上涨的问题、朝核问题、同学借钱的事情、同学结婚生子的事情、刚刚看完《白说》和《1984》的一些想法、参数传递和Mybatis分页的问题、刚刚同爸妈通过电话的事情等等各种情绪像浆糊一样搅在一起,发生了更加奇妙的化学反应,总是心怀着意思期望,希望世界变得更好,自己能够变得更加强大,但是总是被现实生活无情的打击。毫无疑问,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言,房价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还记得那天晚上,一个好久不联系我的同学,突然在微信上问我:“最光阴,你手上有没有闲钱?”看到消息后,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才是“闲钱”?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来这个答案。在我的眼里,“闲钱”就是多余的钱,所有需要置办的东西都已经购买好了,还有多余的钱,用不到而闲了下来,这就叫闲钱,但是如果基于这个定义,那我有什么闲钱啊?其实不止是我,我想除了各地的暴发户、拆迁户、各种红二代、星二代和富二代之外,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太多的闲钱的,一般人的工资也就是全部的生活来源,要应付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和某些小资的情调,对我而言,小资的情调在这一年之中几乎也是零记录,不由得感叹,还是当一个学生开心,虽然穷,但是很开心,可以穷开心。也许就是凑巧吧,刚好在这个时候,崔永元手撕范冰冰,牵出了阴阳合同的事情,这个说来也奇怪,演艺界报酬很高,但是明星还是偷税漏税,用尽各种手段,想来也无可厚非,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现实情况;但是这肯定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就国家的角度而言,不去多征收高收入人群的税负而对底层人民采取竭泽而渔的税收政策,之前查过资料,中国的税负是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法国税负世界第一,但是法国是一个高福利的社会,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中国税收高,社会保障基本上没有什么,总之,我们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就是留给一般人的政治概念了吧。想想一般人,每个月将近1/5~1/4的工资,直接被政府拿走,而实际拿到的其实也没有太多,最主要的是这个过程是不经过我们一般公民所许可的,直接从工资里面代扣,现在看的多了,也就觉得养老金制度其实就是一场庞氏骗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导致后续无力,也就是基于这个现实原因,才开放了二胎。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说拯救中国的养老金的办法就是采用传销发展下线的方法,生一个大众会员,生两个铜牌会员,生三个银牌会员......真的不敢想一会会不会发展成强制生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头三十年计划生育,超生罚款;后三十年强制生育,缺生罚款。这么大一个国家,影视业发展了几十年,阴阳合同监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算不算是阶级特权,统战联盟的利益输送?在中国,影视剧的一个作用就是“教育人民”,教育人民是要让他们自觉地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有一个让人发指的税收--增值税,太高了16%,这导致Iphone比香港,台湾,美国都要贵很多,我们不是发达国家,但是承受的价格还要比发达国家高,真是非常讽刺。税收问题非常重要,现在政府也注意到了,崇祯皇帝如果能征收工商业税,调整税收政策,大明何至于崩盘?天之道,什么是天?但是说实话,中国人的税负太重了,难怪张养浩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也可见一斑。
当然了,生活也并不全是苦涩的,抱有一丝生活的希望,好比冬日里的暖炉,夏天烈日下的树荫,让人在痛苦、失落、失望的时候还有一丝心灵之火,燃起生命的星光。四月份,在很多文艺作品里面都是舒适恬静的象征,譬如“四月是你的谎言”、“转瞬即逝的四月天”、“你是人间四月天”等。那时候我刚找完工作,换了工作之后就想去郑州玩一下,之前在牡丹将败的时节去过洛阳,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去嵩山少少林和北宋开封,当然了,最吸引我的还是李志歌声里“郑州冬天的阳光”,虽然现在已经不是冬天,但是对于一个北方人而言,冬天围着暖炉喝点羊肉汤,没有比这个更令人舒爽的事情了,还有那传奇一样的煤炉的味道,以及来来回回多少次经过而不曾停留的郑州火车站,每年过年的时候,从这儿经过都是在午夜,在郑州站停留的时间几乎是旅途一路上最久的,所以我见到的郑州几乎都是黑夜,苍凉的夜色和暗黑的天幕,外加呼呼的北风,着实让人没有什么留恋的感情,也许吧,那些歌声唱的总是有故事的人,引起了他们的共鸣,让旁人来听,就会不知不觉得被这种感受侵入,好像没有这种感觉就很落伍,不懂民谣,没有摇滚精神似的,但是对我而言,应该是没有这些嘈杂的感情的,对我而言,一切都是很自然,仿佛和一个心爱的姑娘,在最曼妙的季节,最曼妙的时间,在一个最合适的地点相遇,牵手走过一段称之为青春年华的岁月,然后在一个不知名的时间点,悄然消失。醒来之后,留有一丝淡淡的忧郁,想去时常回忆那段岁月,但是往往总是那么几个重复的片段和电脑里存储的照片,其他的事情都雁过无痕一般,留下些许的青烟,缭绕在青春的日记里面。我时常怀疑,是不是真的往事如烟,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也无法作答,如果是真的,那二十四桥的芍药和明月能否把我忘却,山寺桃林的芳菲是否又不减当年?......现在,已经是炎热的六月,我仍旧没有去到郑州,不知何时,才能圆一个梦,关于虚空的那歌和那年。
前些日子,偶然间翻阅起郁达夫的文章,恰好读到以前的旧文一篇《故都的秋》,里面的句段现在想来也是十分精妙的,譬如,“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以前在语文老师绵绵的朗读声中总觉得欠缺几分意境,也许是自己生活的阅历不够,现在以前的生活,恰似秋天的温柔,我想,郁达夫想说的秋也是属于他的孤独的秋,故都残破,故时已过,故人不再,再加上这悲寂寥的氛围,称为“孤独的秋”应该也不为过。在我的印象里,秋和冬简直是一体的,北方的秋天在南方人的眼里来看是很长的,但是在我来看,没有降霜之前都应该算作夏天,至少是夏天的延长,而当过了霜降节气,天气冷了下来,在学校的操场里,下午吃完晚饭后和上晚自习之前的时间,手捧课本,朗朗而读,天空中有明月探梢,地上也有了发白的银霜做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过后仿佛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快感,如果在读一读老舍《济南的冬天》,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然,更忘不了的是《冬阳·童年·骆驼队》,那种坐在家门口,懒洋洋的晒太阳的感觉真让人难忘。
有时候可能就这样吧,当我们是小孩子的时候,可能有得不到的玩具,青春期的时候,有追不到的女孩,变成了成年人的时候,有买不起的房子,生活的真相从来都是这样,不为谁而改变过,但是我也不只是单单的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所有的结果都是共同发力的,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动作能够解决的问题,很多方面的事情都需要进步,人也是,社会更是,其实,常常为能背几首诗,说几句有意思的话,而沾沾自喜,我想也没什么不可的,毕竟,有我自己的思想,有我自己的回忆,有我自己的未来,有我自己的自由,我谁也没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