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习俗之: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OK,言归正传,今天我们来阅读本书第二章的第三小节:写作训练,是“反人性”的。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学习成了一件越来越迫切,却又越来越容易的事情。人们不再局限于实体教材,各种线上课程、教学视频、电子书,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博览群书。
人们把坚持学习作为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事实上,想得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绝不是这种轻松地被喂养的方式可以达成的。这种状态下,我们可以吸收到知识的部分皮毛,却很难做深入的思考。
“教才是最好的学”,学是被动喂养,而教是主动输出,这种输出会倒逼你对学到的东西进行加工整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一些原有的观点、看法糅合其中,做到自动的知识更新。
《美国学生写作技能训练》中说到:阅读是一切学习力的根本,写作是批判性思考的起点,这两者决定着人一生的竞争力。
写作,同样是一种输出,一种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输出。它需要你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活的体悟重新梳理归纳,做出深度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有价值的输出,这个动脑的过程本身,就是“反人性”的。
所以,对于写作而言,做永远比想更重要。每天的写作训练,就是需要你将“惰性”这个劣根彻底的驱除开,把写作锻炼成肌肉记忆,把深度思考当成一种生活习惯。
记得我刚开始跟随老师的时候,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不管是热点还是生活中的话题,已经出现在那么多的互联网大咖们的笔下,我这样的写作小白再去写,还有意义吗?
老师回了我一句简短的话,让我受益匪浅:努力写出真实的自己,唯有真实,才能持久,才拥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诚然,无论是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认可,还是对社会、对生活现象的剖析让人反思,那些能够持续输出高质量、高价值内容的作者,都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深耕多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悟化作文字,吸引、感动着我们。
拼图式的东搬西凑,也许暂时可以吸引到眼球,但是势必无法长久、持续的高质量输出。
一篇走心的文章,哪怕文笔还略显稚嫩,也要比那些夸张卖弄、哗众取宠的空中楼阁更能获得读者的共鸣。
最后,用我曾经写过的一个稚嫩(捂脸)的随笔结束今天的分享吧:
《无题》
有些事不是故事
有因有果、跌宕起伏
有些话缺少激情
平铺直叙、淡然无奇
但往往
要比那些撕心裂肺的呐喊
更加深透本质
直指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