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时令之趣——惊蛰

时令之趣——惊蛰

作者: 秋水翁 | 来源:发表于2023-10-23 23:2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江山文学网,ID:秋水翁  ,文责自负。

    网络图片

    惊蛰,古称“启蛰”,位二十四节气之三。古时为避皇帝讳,改“启”为“惊”,沿至于今。

    俗语:“惊雷响,万物长”,惊蛰为万物始长第一节气,数九之终,故称“九九艳阳天”。此时节,暖意生大地,土地初松动,草渐青,花正红,五毒出,鸟始鸣……

    故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故乡蓉城之野,地处丘陵山坡,呈梯级状。惊蛰时节,暖日融天,和风扇物;坡顶麦苗深绿,微风过去,当见麦浪;山坡遍植果树,梨桔杂生,桃李不论;山沟满是油菜,阡陌交错,鸡犬相闻。

    旧时有一农谚:“春入惊蛰节,锄头不停歇。”于是全家老小,取锄担箕,于麦田之中——女人松地,男人担土,老人除草,稚子欢笑。大锄深挖麦行,使土松软,以备下一季种植;小锄掏尽田地边沟之土,装入箕斗之中,担入麦田,以沃其地;老人弯腰躬背,一面拔草,一面叽叽咕咕。尤喜小儿,追一彩蝶,穿花踏麦,一路疯跑。

    山坡可见桃花,灼灼其华,间陈李树,洁白如雪,有桔之众,苍翠欲滴。远望山丘,翠墨之间,一片烟霞。

    尤喜桃花,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春归绿叶新。风抚桃林,摇曳飘荡,便生千姿百态。儿时与众兄弟姐妹,拾了地下桃瓣,抛在头顶,大唱:“桃子开花一朵朵,嫁了姐妹留下我,妈掌灶,我烧火,铲起锅巴留给我”。姐妹害羞,一路追逐,一路打骂……

    蜀中之地,多种油菜,阡陌之间,一片金黄。三五孩童,散学归来,唯见空中风筝,但闻菜花深处,嘻嘻哈哈,不见人影。偶见其踪,花丛窜出,全身满脸,皆是花粉,边跑边笑,一路香尘。

    或围坐菜花空地,伸出双脚,齐唱曰:“点脚、点脚班班,班班南山,南山大斗。猪蹄、马蹄,看我就来斩蹄……”于是一阵大笑,一哄而散。及至炊烟升起,明月初露,母亲立于村口,大呼“狗儿,猪儿,回家吃饭!”于是恋恋不舍,欢笑方散。

    入夜时分,随父坐村口,听农人讲桑麻之术,亦习耕种之道。当此时,月出东山,清雾笼村,略闻蛙声,伴随虫鸣。

    惊蛰时节,深夜来雨,殷殷其雷,蛰虫始惊。田野蛙声,地底而出。一种小蛙,皮如灰泥,跳弹有力,秋冬入洞而眠。惊蛰雷惊,感春之暖意,故兴奋而鸣,其声低沉有力,似有破土惊石之音。

    最喜虫鸣,虽不及秋之幽婉,然可闻生命之气息。

    犹记得王开岭的《蟋蟀入我床下》之文,其文曰:“在音乐未诞生前,世上最美妙的动静,竟是从虫肚子里发出的。小小软腹,竟藏得下一把乐器。 喓喓,嘁嘁,嗞嗞,瞿瞿,唧唧,聒聒,嗤嗤,啨啨……自然音律里,虫声最难绘,但各种象声词还是纷纷扬扬。”

    故月夜之下,依村口柳树,仰望苍穹,听一段生命变奏之曲,便可入童年之梦想。

    有一种小虫,名曰“蛄蝼”,惊蛰而出。书上讲:“其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有二。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因其擅长掘土,故乡人称此虫为“土狗子”,又因其专啃食植物茎叶,也算一害,农人深恨之。

    夜雨天明,家中取一墨水盒,用针钻小孔,带去田野。再寻土里凸起痕迹,只见弯弯曲曲,如小径般的松土。掏开泥土,寻“小径”而走,一步之遥,便是虫窝。于是紧闭手掌,成鸟窝状,迅速捂住虫子,然后收拢手掌,两指捏住前足,放入墨水盒中。

    入学校,偷偷置虫于女生文具盒里,稍刻便闻女生惊叫,众皆百相——惊恐的呼叫,捧腹的大笑,亦有拍胸顿足者,教室一片喧闹。唯余知其故,正襟危坐,如漠然状,大有凛然之魄。

    多年前居山城,妻子老家有一种野菜。其叶修长,黄绿,根茎呈圆球状,铅笔头大小,纯白,如珍珠般。当地人俗称“野葱”。

    惊蛰节后,其生长最盛。取铁锹或小锄,沿山坡田坎而走,不需半日,便可得半篓。去老叶,去根,洗净,切细,放入瓷盆中,加盐和鸡蛋,搅拌均匀。锅中摊成饼,趁热吃,既有鸡蛋之香,又有一种浓浓的葱香味,一边吃,一边能品出山野的风味来。

    然时过境迁,故乡的山村不是成了城市,便就成了荒田。

    但春夜里闻雷声而醒,犹见桃花正艳,蛙虫正鸣,想故乡之景,此正是春意盎然也!

    2020220日于白马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令之趣——惊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utidtx.html